文字报道

题型:名词解释

问题:

文字报道

考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题库
题型:名词解释

标有“6V、2W”的灯泡L1和标有“6V、1W”的灯泡L2串联接上电源后,其中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则(  )

A.正常发光的灯泡是L1

B.电源电压应为12V

C.两只灯的总功率为1.5W

D.灯L1的功率为1W

题型:名词解释

脚手架拆除前要进行哪些工作?

题型:名词解释

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贷方核算的内容有()。

A.盘盈的财产物资数额

B.盘亏的财产物资数额

C.盘盈的财产物资转销数额

D.盘亏的财产物资转销数额

题型:名词解释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①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②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③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④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⑤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⑥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⑦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⑧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⑩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用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2.“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一⑧/⑨一⒂   

B.①②一⑦/⑧一⒂

C.①/②一⑤⑥一⑥

D.①/②一⑨/⑩一⑩—⒂

5.“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主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客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题型:名词解释

练习瑜伽应该保持心态平和,不与他人攀比。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