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比热一般随着组成气体原子数增加而()。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急剧减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气体比热一般随着组成气体原子数增加而()。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急剧减小

考点:锅炉巡检员考试锅炉巡检员考试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______,面积是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招标投标过程中需要对现场进行考察,以了解现场情况。现场考察组织工作由( )。

A.招标人承担,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B.投标人承担,费用由招标人承担

C.招标人承担,费用由招标人承担

D.投标人承担,费用由投标人承担

题型:单项选择题

(28分)近现代以来,棉花种植和棉纺织业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材料一 那时的纺织业可以说是技术最密集、最“先进”的产业,而英国在这方面明显地不具有比较优势。直到18世纪初,印度、伊朗和中国产的棉织品在价廉、美观和牢固上都还超过英国产品。但是英国绝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制造纺织品的努力,而是变本加厉地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来加快本国纺织业的发展。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完全停止进口法国和荷兰的毛织品。1700年,英国议会禁止从印度、伊朗和中国进口棉织品。这个禁令是绝对的,毫无伸缩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线,英国人也不准动用。一直到1812年,英国还对从印度进口的花标布征收高达71.7%的进口税。英国的产业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贸易保护主义环境下发生的。

—— 摘自左大培《对自由贸易的迷信》

(1)根据材料一说明18—19世纪初英国推行什么经济政策,其目的是什么;(4分)指出该经济政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二 棉花如果没有取代亚麻、羊毛,成为欧洲最主要的布料来源,很难想象工业革命会取得成功。当初,欧洲人如果不是依赖殖民地的棉田取得棉花,而是在自己土地上种植棉花,那么它对欧洲土地、水、人力的需求势必增加,进而很可能使工业革命受挫。棉花没有大规模移植到欧洲,对欧洲而言,这或许是万幸之事。亚洲很多地区,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严重的损害了当地的生态系统。棉花是用水量大的作物,产棉区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非常严重。英格兰的新纺织厂机器隆隆作响,预示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而那些在自家附近生产棉花的人,则在和环境退化、土地与水不足等问题斗争。

——摘自彭慕兰等著《贸易打造的世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洲殖民地与欧洲的工业化之间的关系。(6分)

材料三  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的打击特别沉重,它的萧条达22年之久。在这种情况下,降低了生产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洋货(包括棉纱和棉布),便拼命地向中国推销。……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指出:“不列颠侵略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织机,毁掉了它的手纺车。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这个棉织品的祖国充满了英国的棉织品。”……中国手工纺织业被破坏的过程也基本如此。

——摘编自于素云等著《中国近代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英国棉织品大量倾销中国的原因以及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10分)

材料四 棉花产量直接关系棉纺织业的生产,更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从解放前到建国以后我国的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变化如下表:

产品名称解放前最高年指数(以解放前最高年为100)
年份产量1949年1952年1983年
棉花193684.9万吨52.4153.6546.2
棉纱193344.5万吨73.5147.4734.8
棉布193627.9亿米67.7137.3533.3
——依据马宇平等编《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

(4)依据所学知识,分析1952年和1983年我国棉花和棉纺织品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时间主要原因
1952年
1983年

题型:单项选择题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措施哪项错误()

A.避免搬动

B.各项操作要轻柔

C.头部略低,防止脑缺血

D.取侧卧位

E.液体入量每日不超过1500ml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克隆的是()

A.试管婴儿的培育

B.“多莉羊”的产生

C.用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植株

D.分离香蕉幼芽细胞大量繁殖幼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