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23题)(13分) 科学技术的发

题型:综合题

问题:

(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23题)(13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

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瓦特      图二蒸汽机     图三法拉第       图四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 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 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 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 “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 * * 伟大复兴一大步。

图五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舱外活动

请同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5分)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计算:
(1)12-(-18)+(-7)-15
(2)-12-[5-(-2)2]-(
1
2
)2×(-4)
题型:综合题

合影照的布光特别要注意均匀,发光体的面积要大些,灯具距离被摄人物尽可能远些。( )

题型:综合题

特阀工作突然失灵的原因是跟踪丢失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改就地液动控制

B、调节控制信号消除偏差

C、改就地机械控制

D、改就地控制盒控制

题型:综合题

下列反应中不需加热的吸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题型:综合题

1948年1月1日,由国民党各民主派别联合组成的()在香港成立,并发表宣言,明确提出要“推翻蒋介石卖国独裁 * * ”。

A、民盟

B、民进

C、民革

D、九三学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