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熔剂烧结法又称()法,此法是在低于()的温度下,让试样与()发生反应.

题型:填空题

问题:

混合熔剂烧结法又称()法,此法是在低于()的温度下,让试样与()发生反应.

考点:化验员考试化验员考试题库
题型:填空题

以下选项中,关于设备监理工作程序表述错误的是( )。

A.设备监理单位参与设备工程项目的投标,并与施工方签订设备监理合同

B.建立设备监理机构,编制设备监理规划

C.根据设备工程进度,分专业编制设备监理实施细则

D.整理资料向施工方提交设备监理档案资料

E.组织监理交底会,配合业主召开各方协调会

题型:填空题

“藏象”的含义是()。

A.脏腑的生理功能

B.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C.内脏机能活动反映在外的征象

D.脏腑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

E.以上都不是

题型:填空题

(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 * * 题。

1946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体积达90多立方米,重30多吨。后来有了半导体,造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电子计算机体积大大减小了。但这种集成电路小型化已接近极限,要在这基础上提高其存储和运算速度也越来越难。

由于计算机最基本构件是开关元件,于是专家们设想,假若有机物分子也具备“开”“关”功能,岂不可以造出“有机物计算机”吗后来,科学家发现,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及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都具备“开”“关”这两种电态功能。因此,从理论上说,只要用半醌类有机化合物分子或蛋白质分子作元件,就能制造出“半醌型”或“蛋白质型”的计算机。人们把它们称为“生物计算机”或“分子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它有许多优点:一是密集度可达现在集成电路的10万倍;二是运算速度可达半导体开关件的1000倍以上;三是这种由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也同一般生物一样,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出了故障可“自我修复”,所以这种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四是生物元件是用化学能工作,所需能量甚少,不存在元件发热问题。

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1983年11月召开了专门学术会议,对生物计算机的研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深入探讨。 日本此项研究由“未来电子仪器科研协会”和通产省指导进行。英国也拨款3000万英镑用于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开发。

目前,生物计算机的研制处于初始阶段,专家们预计,下世纪初叶,可望有突破性进展,并使数字电子计算机产生新的功能。无疑,生物计算机一旦问世,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次新的革命。

生物计算机具有“半永久性”的原因是()。

A.生物分子构成的“生物芯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B.生物计算机可靠性高,经久耐用。

C.生物计算机具有一般生物体的特点。

D.生物计算机所需能量甚少,供一点能就能长期运转。

题型:填空题

男性,35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以1.5%的异氟烷维持麻醉,小剂量芬太尼辅助。手术进行到1小时后病人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将异氟烷的浓度升至2%,效果不良,考虑病人可能出现了二氧化碳蓄积。

本病例确定二氧化碳蓄积的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为()

A.观察钠石灰的颜色

B.病人的临床表现

C.测定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D.行动脉血气分析

E.测定分钟通气量

题型:填空题

只要组成环零件的加工比较经济可行时,就要优先采用()装配法。

A.完全互换

B.分组选配

C.修配

D.局部互换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