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题型:填空题

问题: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考点: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库
题型:填空题

孕妇24岁,G2P1,孕40周,破水14小时,有规律宫缩10小时,胎儿手脱出 * * 口来院。检查:产妇神志清,痛苦面容。腹痛拒按,烦躁不安。脉搏、呼吸快,胎心不清,约160次/分。

对该孕妇的最佳处理措施是()。

A.抑制宫缩同时剖宫产术前准备

B.乙醚麻醉下行内倒转术

C.抗休克治疗

D.剖宫产术

E.消毒胎儿手后送回 * * 内

题型:填空题

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导入语:“2008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一年8月,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9月份“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 * * 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古老文明、开放胸怀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中国政府面对1月的南方特大冰冻灾害,5月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9月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以及11月的杭州地铁工地塌陷事件,果断行动、群策群力,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这一年的世界也不太平,巴以冲突升级,索马里海盗猖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通过盘点,我们发现2008年可谓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是,回首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缺少灾难,相反,在对灾难的反思中人类不断地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这使我想起了中央民族大学敬文东教授的一句话:“我们从不缺少灾难,也从不缺少痛苦,缺少的只是对灾难和痛苦的深入审视、思考与咀嚼。”今天,我们就从对敬教授这句话的思考中来探讨本堂课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人类如何应对世界性灾难?--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解读为例……”。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是:第一,出示三幅图片,再现当时纽约股市崩溃情形下人们的焦虑;第二,出示一则文字材料,师生分析出现经济危机的原因;第三,结合一个表格,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第四,出示大量材料(十幅图片和一则文字材料),展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贫困失业、无家可归、游行冲突和法西斯势力崛起等现象,为介绍罗斯福新政做铺垫。经过仔细斟酌,又调整如下:第一,出示大量有关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感性材料,让学生体验当时的历史氛围。第二,结合所出示的材料,让学生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第三,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突然爆发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是偶然的吗?出示材料师生共同研讨。第四,应该怎样解决经济大危机?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进而讲述胡佛的坚守传统,并为罗斯福的大胆创新--“新政”做铺垫。问题:

(1)上述课堂导入有何特征?这种导入有何作用?

(2)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调整与所选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说说你的看法。

题型:填空题

中药制剂可分为

A.液体制剂

B.固体制剂

C.半固体制剂

D.A+B

E.A+B+C

题型:填空题

下列关于抵押物处理,错误的表述是( )。

A.抵押物因为出险所得的赔偿金应存入商业银行指定的账户
B.抵押人应该保持剩余抵押物价值不低于规定的抵押率
C.借款人要对抵押物出险后所得的赔偿数额不足清偿的部分提供新的担保
D.抵押人转让或部分转让所得的价款应当存入商业银行账户,必须在到期才能一并清偿所担保的债权

题型:填空题

审美接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