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8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女性,48岁,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输血150ml后,出现寒战,肌内注射异丙嗪25mg,继续输血,半小时后,体温39.7℃,血压70/60mmHg,脉搏160次/分,发绀,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可能原因是()

A.发热反应

B.输血后出血倾向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输血传染疟疾

考点:安徽住院医师临床病理科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铃兰花

[斯洛文尼亚] 普•沃兰茨

○1紧挨着我们家的地头有一块怕人的、阴森森的洼地,大家都管它叫“地狱”。它三面由陡坡环绕,活像一口深锅,只有一个隐没在密林里的出口。山坡上长满了杂乱的灌木、黄檗、野樱桃树和一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林丛间荒草蔓生,它们只宜于作羊饲料。“地狱”里人迹罕至,阴阴森森,人们来到这里,心都会不由自主地紧缩起来。那里唯一有生命的东西是一眼泉水,泉水的淙淙声响彻整个洼地,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蒙上了更神秘的色彩。

○2我打记事的时候开始就害怕这个地方。这首先应该归咎于它的名称。当父母对我进行基督教的启蒙教育时,我便从他们那里听说过地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我们当地的“地狱”简直和真正的地狱一模一样,只不过在它的深处少一堆不熄灭的大火罢了。

○3有那么一次,那时候我还不到六岁,父亲要我到那里去放牧。这对我真是一个非常可怕的考验,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未独自一人去过那里。当时我真想大哭一场。父亲看出了这一点,他笑了笑,给我打气说:“这个‘地狱’里没有鬼。快去吧!”

○4母亲心疼我,赶紧来安慰我。“你没看见吗,他怕‘地狱’呀!”她对父亲说。

○5然而,我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怜悯。我只好赶着牲口,尽量放慢脚步,一点点走近这个可怕的地方。我本来打算把牲口停留在山坡上,这不过是枉费心机。一瞬间牲口群便隐没在洼地里了。我无可奈何,只好跟着下去,生怕那几头母牛会从沟谷走进树林里去。

○6我就这样战战兢兢地在“地狱”的底部坐下来,也不敢回头看四周。响彻整个洼地的淙淙声使我觉得好像有人在耍妖术。我越来越害怕,都被吓呆了,终于控制不住,大声哭叫着跑开了。跑到上面我还收不住脚步,一直顺着田野,泪流满面地朝父母正在耕种的地头跑去。

○7“出什么事了?”父亲大吃一惊。

○8“牲口不见了,所有的牲口……”

○9父亲的脸色陡然变得铁青,接着温和地挥了挥手说:

○10“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

○11我怀着沉重而内疚的心情跟在父亲背后,慢吞吞地向“地狱”走去。来到可以看到整个洼地的坡坎上,父亲一眼就看到这个小小的畜群还在低处。他十分惊讶地收住脚步,开始点数:“一、二、三……九……”九头牲口都在下面老老实实地吃青草。

○12“你这是怎么搞的,做梦了吧,小伙子?”父亲觉得很奇怪。但刹那间他像是悟出了我撒谎的缘由,怒气冲冲地说:“你撒谎,就叫你入地狱!”

○13我好不容易才听出父亲说了些什么,因为恐惧又攫住了我的心。我号啕大哭,浑身哆嗦了好一阵,一直也平静不下来。我又可怜,又绝望,只好揪着心等待天黑回家时刻的到来。

○14回到家的时候,我哭成了个泪人儿,狼狈得很。父亲笑了,母亲却说:“以后你不要再叫他去‘地狱’了,他年纪还小呢,要是吓出毛病来,一辈子可就成了傻瓜。”

○15打这以后,果真不再叫我到“地狱”去放牧了。不过我对这个地方依旧像当初那样惧怕。

○16有一次,正好是星期六黄昏,父母坐在我们家的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春天晴朗的天空,母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

○17“哎呀,我真想明天带一束铃兰上教堂,可惜哪里也找不着。”

○18“是呀,眼下找铃兰是晚了一些。要有也就是在‘地狱’里了。”

○19一听到“地狱”这两个字,我全身不禁打了个寒颤。夜里我久久不能入眠,这个可怕的地方老在我眼前浮现。在我内心深处却回响着母亲的叹息声。铃兰花和“地狱”,这是多么不相容的两件事物啊!我特别喜欢铃兰,寻遍了我家前后的所有坡地和沟谷,可我却不知道它们也长在“地狱”里。

○20早上我起得格外早。我通常都是一早就去放牧。天天早上都要别人把我叫醒,然后把我从被窝里拽出来。今天我可是自己起的床,踮着脚就出了家门。

○21我来到了院子里站下,仿佛还处在半睡不醒的状态之中,充满了一种惬意而奇妙的责任感,尽管这对我还是下意识的感觉。春日的早晨已经到来。远方的波霍尔耶山背后,火红的朝霞烧红了半爿天,朝阳眼瞅着就要擦出它圆圆的脸蛋了。阳光照到佩查山顶,给它抹上了一层绛紫色。青草、树木和灌木林上都披覆着露水,它们现在还只是忽闪忽闪地微微发亮,等到旭日东升,它们在阳光下黄澄澄的像金粒和珍珠那样闪光时,又会有另外一番景象

○22蓦地,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又重新迈开步子,穿过地头,径直向“地狱”走去。我从坡坎上恐惧地往昏暗的洼地瞥了一眼,为了不看它,就紧闭着双眼往下走,心里盘算着在底部的山岩旁一定会找到铃兰花。一直走到了底部,我才睁开眼睛。

○23我看见了许多芬芳馥郁的铃兰花,于是动手大把大把地采起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我怀着一种兴奋而难过的心情,谛听着潺潺的流水,和它那叫人不寒而栗的回声,这声音在清晨的宁静里听起来比平日更响。我捧了一大把铃兰花,赶紧走出了“地狱”。我一口气往家里跑去,等跑到家,刚赶上母亲正要出门。

○24这时,天边的红日已经把它的第一束光辉投进我们家的院子,把院子装扮得绚丽多彩。母亲伫立在霞光里,周身通红,漂亮极了,犹如下凡的天仙。我捧着铃兰向她跑去,一边还得意地大喊着:“妈妈,妈妈……铃兰……”

○25母亲的脸上漾起了欣喜的微笑;她满心高兴地伸手接过花束,捧到脸边。但在吸进那浓郁而清新的花香之前,她先看了看我:“你为什么哭,我的孩子?……”

○26我刚才因为害怕而涌出的大颗泪珠还噙在眼里,但陶醉在胜利之中竟把它忘得一干二净了。母亲猜到了我的壮举,她慈祥而温和地摸了摸我的头。                      (有删节)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文章前三段通过主观感受的描写渲染“我”自幼形成的恐惧心理,意在表明我过于胆小、懦弱,因而父母千方百计想让我克服这种恐惧。

B.“父母坐在我们家的门槛上,若有所思地翘首望着春天晴朗的天空”,暗示了父母对于上次让我到“地狱”放牛失败后的深刻反思,父母的良苦用心,跃然纸上。

C.“蓦地,恰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使我又重新迈开步子,穿过地头,径直向‘地狱’走去”,句中“一股神奇的力量” 包含着我对铃兰花的渴望,更包含着我对母亲深深的爱,可见美与爱的力量多么神奇!

D.“我”第二次去“地狱”,“一直走到了底部,我才睁开眼睛”,采摘了铃兰花之后“也没有向四周张望的勇气”。这些描写既符合人物的自身实际,又深刻地揭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使情节显得真实可信。E.美丽、圣洁的铃兰花生长在“地狱”里,这可以说是个“悖理”的事,但事实是那么不可改变地存在着:地狱深处有铃兰。作者如此安排,重在表明大自然处处有美丑共生的特点。

小题2:将文中画线句子和第1段的景物描写进行比照,说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小题3:文章一直到第17段才开始提及铃兰花,之前一直写“我”对“地狱”的恐惧,为什么作者却以“铃兰花”为题?(4分)

小题4:作者沃兰茨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有人认为《铃兰花》就是一个父母引导孩子战胜恐惧的故事。文章叙述了“我”在父母的刻意安排下两次去“地狱”的经历,请比较“我”两次“地狱”之行的不同,据此谈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6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奴隶社会,官员都是世袭制。封建社会一直到魏晋都是实行的推举制,结果造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后来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题型:单项选择题

高原隆升争论的焦点是青藏高原什么时候开始快速隆起以及青藏高原何时达到最大高度

题型:单项选择题

7750设备端口默认在什么模式下面运行?如果该端口需要配置成为服务接入点那么需要把该端口配置成为什么模式()

A.默认在network模式下,配置成为服务接入点的话需要将该端口配置成为network模式

B.默认在network模式下,配置成为服务接入点的话需要将该端口配置成为access模式

C.默认在access模式下,配置成为服务接入点的话需要将该端口配置成为network模式

D.默认在access模式下,配置成为服务接入点的话需要将该端口配置成为access模式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等高线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陡崖处最适宜开展的体育运动是()

A.滑雪

B.攀岩

C.蹦极

D.跳伞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