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件刑事自诉案件时,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决定对被告人逮捕并作出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某县人民法院在审理一件刑事自诉案件时,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即决定对被告人逮捕并作出了有罪判决;二审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撤销原判,发回重审;该县法院在重新审理中,裁定准许自诉人撤诉;该裁定应视为是对没有犯罪事实的人错误逮捕的依法确认。被告人要求国家赔偿,()应当承担赔偿义务。

A.自诉人

B.某县法院

C.县法院不

D.某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考点:司法卷二司法赔偿司法赔偿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26分)考试制度的演变折射时代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世卿贵族门阀荐举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尤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著日月。朝为平民,一试得第,暮登台省;世家贵族秘不能得,平民一举而得之。谓非民主国之人民极端平等政治,不可得也!”又说:“官吏非由此出身,不能称正途。士子等莘莘向学,纳人才于兴奋,无奔兑,无徼幸。此于酌古酌今,为吾国独有,而世界所无也。”

——孙中山全集(第1卷)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依据材料归纳科举制体现的主要特点。(8分)

材料二 晚晴新政中最富积极意义而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当推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又是从废除科举开始的。……在废科举、兴学堂、派游学的统一过程中,产生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学制”)和《钦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这是中国最早的学制。前者因不够完备而没有实行,后者则明确地规定了从蒙养院到通儒院的各级学校的学制,采用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并对学堂毕业的学生给予科名鼓励,从高小毕业到大学毕业分别授予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这个学制的实行对20世中国学校制度产生很大影响,他为中国近代教育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明确点出了新教育的宗旨。1906年,学部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折》中说:“中国之大病:日私、日弱、日虚,必因其病之所在而拔其根株,作其新机,则非尙公尙武尙实不可也。”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末新政在教育方面的主要举措。试从近代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8分)

材料三 高考作文题是时代变迁的镜子

历史时期高考作文题目(部分)
1949年10月—1956年底1951年:《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年:《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年1月—1966年5月1958年:《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

《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年5月—1976年10月高考中断了11年!
1976年10月之后1977年:吉林:《伟大的胜利——难忘的1976年10月》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92年:材料作文《街头雨中一景》(关注社会公德问题)

(3)材料三试题中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 请结合历史背景简要说明。(10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操作系统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的单位是( )。

A) 磁道
B) 字节
C) 扇区
D) KB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水产品初步加工中,必须注意清除(),确保成品良好的卫生状况。

A.鱼鳞

B.内脏

C.黏液和寄生虫

D.污秽杂质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民事法律关系按照( )不同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

A.是否直接具有财产利益的内容
B.义务主体的范围
C.内容的复杂程度
D.形成和实现的特点

题型:单项选择题

急性胰腺炎在我国最常见的诱因是

A.胆道梗阻,胆汁逆流
B.饮食因素
C.精神因素
D.感染
E.创伤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