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对利特尔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而成 B.有颈外动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如图,对利特尔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而成

B.有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汇聚而成

C.位于鼻中隔前下部

D.位于鼻中隔后下部

E.位于鼻中隔后上部

考点:北京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Ⅰ阶段鼻科学鼻科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话: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材料二:1929年10月,一片繁荣的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股价狂跌,企业倒闭,失业人数激增。但政府没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结果胡佛总统的名字成了贫困的同义词。1933年,罗斯福总统大刀阔斧地对金融、工业、农业等方面进行改革,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为失业者、儿童、老人、残疾人提供社会救济。政府推行“以工代赈”投资兴办田纳西河改造等公共工程,雇佣了数百万人,使中下层民众收入提高。新政推动美国经济逐步走出低谷。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务院 * * 周恩来前往迎接。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有何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当时的美国政府“以工代赈”兴建大型公共工程的直接目的是什么?从长远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的世界现代史发展道路上还有二次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年代初的苏俄,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的中国,这两次“改革调整机遇”分别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三,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当时美国在美苏争霸采取什么政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B.魏晋时期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文学专论,他的“文人相轻”之说,堪称不刊之论

C.上海世博会上,参观的人们,在沙特馆前排起了长龙,但一批人进去后约五分钟,后一批人才被允许接踵而至

D.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题型:单项选择题

盲人定向行走的训练内容包括?

题型:单项选择题

佝楼病活动早期的主要表现是

A.神经精神症状:易惊、睡眠不安,夜啼多汗

B.骨骼系统改变

C.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D.血清钙、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E.干骺端出现临时钙化带

题型:单项选择题

由于不同金属的接触而形成的电化腐蚀可采取什么方法来预防<镁合金除外>?()

A、在两个表面之间夹一层无松孔的绝缘材料。

B、在两个表面之间夹一层胶纸带。

C、在两个表面上各涂一薄层铬酸锌底漆层。

D、将它们很好搭接而不需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