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0岁。着凉后发热,关节痛2个月,近1周全身水肿、尿少住院,X线检查:心包及胸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女性,30岁。着凉后发热,关节痛2个月,近1周全身水肿、尿少住院,X线检查:心包及胸腔有积液。化验:尿蛋白(++),血浆白蛋白24g/L,Hb83g/L,网织红细胞0.20(20%),血小板60×10/L,抗ds-DNA抗体(+),血沉110mm/1h。

2个月后尿蛋白阴转,出现发热、咳嗽,咳白黏液、口腔内有白色假膜,涂片找到白色念珠菌,选用哪种药物最适合()

A.酮康唑

B.环丙沙星

C.克霉唑

D.制霉菌素

E.氟康唑(大扶康)

考点:上海住院医师康复医学科风湿科风湿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社会工作者小李为社区内的企业家开办小组活动,希望通过宣传残疾 * * 益保障法、展示残疾人的各种能力,消除企业家长期形成的“残疾人无能”的观念,达到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目标。上述案例中,小李运用的帮助残疾人的措施属于( )的范畴。

A.医疗康复

B.教育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康复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说明]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对于无序序列(假设扫描方向为从前向后,进行升序排列),两两比较相邻数据,若反序则交换,直到没有反序为止。一般情况下,整个冒泡排序需要进行众(1≤k≤n)趟冒泡操作,冒泡排序的结束条件是在某一趟排序过程中没有进行数据交换。若数据初态为正序时,只需1趟扫描,而数据初态为反序时,需进行n-1趟扫描。在冒泡排序中,一趟扫描有可能无数据交换,也有可能有一次或多次数据交换,在传统的冒泡排序算法及近年的一些改进的算法中[2,3],只记录一趟扫描有无数据交换的信息,对数据交换发生的位置信息则不予处理。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信息,可以在一趟全局扫描中,对每一反序数据对进行局部冒泡排序处理,称之为局部冒泡排序。
局部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于N个待排序数据组成的序列,在一趟从前向后扫描待排数据序列时,两两比较相邻数据,若反序则对后一个数据作一趟前向的局部冒泡排序,即用冒泡的排序方法把反序对的后一个数据向前排到适合的位置。扫描第—对数据对,若反序,对第2个数据向前冒泡,使前两个数据成为,有序序列;扫描第二对数据对,若反序,对第3个数据向前冒泡,使得前3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扫描第i对数据对时,其前i个数据已成有序序列,若第i对数据对反序,则对第i+1个数据向前冒泡,使前i+1个数据成有序序列;……;依次类推,直至处理完第n-1对数据对。当扫描完第n-1对数据对后,N个待排序数据已成了有序序列,此时排序算法结束。该算法只对待排序列作局部的冒泡处理,局部冒泡算法的
名称由此得来。
以下为C语言设计的实现局部冒泡排序策略的算法,根据说明及算法代码回答问题1和问题2。
[变量说明]
#define N=100 //排序的数据量
typedef struct //排序结点
int key;
info datatype;
......
node;
node SortData[N]; //待排序的数据组
node类型为待排序的记录(或称结点)。数组SortData[]为待排序记录的全体称为一个文件。key是作为排序依据的字段,称为排序码。datatype是与具体问题有关的数据类型。下面是用C语言实现的排序函数,参数R[]为待排序数组,n是待排序数组的维数,Finish为完成标志。
[算法代码]
void Part-BubbleSort (node R[], int n)

int=0 ; //定义向前局部冒泡排序的循环变量
//暂时结点,存放交换数据
node tempnode;
for (int i=0;i<n-1;i++) ;
if (R[i].key>R[i+1].key)

(1)
while ( (2) )

tempnode=R[j] ;
(3)
R[j-1]=tempnode ;
Finish=false ;
(4)
// end while
// end if
// end for
// end function

问题2
请根据算法的C代码,分析此算法效率。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运行的程序应具备的条件是( )。

A.适应于内存分配的
B.计算量大的
C.I/O量大的
D.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采用配位滴定法连续测定Pb2+及Bi3+,应在何种pH条件下进行?
附:酸效应曲线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什么是差别定价法,并举例说明?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