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右眼反复红痛3年,加重1周。角膜中央基质盘状水肿,不伴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患者,男性,右眼反复红痛3年,加重1周。角膜中央基质盘状水肿,不伴炎性细胞浸润和新生血管;后弹力层有皱褶。此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炎球菌性角膜溃疡

B.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

C.坏死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溃疡

D.免疫性基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E.圆锥角膜

考点:北京住院医师眼科Ⅰ阶段角膜病和巩膜病角膜病和巩膜病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某人从家乘车到单位,途中有3个交通岗亭.假设在各交通岗遇到红灯的事件是相互独立的,且概率都是0.4,则此人上班途中遇红灯的次数的期望为(  )
A.0.4B.1.2C.0.43D.0.6
题型:单项选择题

乳癌最常见的转移是

A.同侧胸骨旁淋巴转移

B.同侧锁骨上窝转移

C.血行肝转移

D.对侧腋窝淋巴转移

E.同侧腋窝淋巴转移

题型:单项选择题

背景材料:

阅读下 * * 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l》的目录(略)。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创设情景,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入,阅读教科书“资料在线”栏目。

教学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元素有3种价态。

教学活动3:阅读“方法导引”栏目内容.引导学生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教学活动4:学生阅读“工具栏”内容,思考如何鉴别二价铁与三价铁,教师演示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教学活动5:教师引导学生设计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转化的实验方案。

教学活动6:学生分成3个大组(2人为1小组),分别完成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的实验。

教学活动7:教师总结实验现象,总结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课下完成课后习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题型:单项选择题

统计调查项目()

A、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

B、是调查的具体内容

C、是指标名称

D、都表现为具体数值

E、是调查单位应承担的调查标志

题型:单项选择题

反射性呕吐的特点是()

A.呕吐与头部位置改变有关,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

B.无恶心先兆,吐后不感轻松,可伴头痛和意识障碍

C.有恶心先兆,胃虽已排空仍干呕不止

D.与精神因素有关,餐后即刻发生多处少量呕吐,不伴有恶心

E.与精神因素有关,伴有恶心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