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位老师在设计“醛的性质”的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背景材料: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一位老师在设计“醛的性质”的教学时,为了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物品,他想到既然葡萄糖可以还原氢氧化铜,为什么不用葡萄汁来直接做实验呢?于是.他向葡萄汁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这位教师很兴奋,但是一位同事却提醒他:葡萄汁的成分很复杂,这个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

问题:

(1)什么叫作创设情境?为什么要在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

(2)该实验可以说明葡萄糖的还原性吗?请猜想还有哪些影响因素?

(3)这一事件对你进行化学教学有什么启示?

考点:中学化学(高级)高级中学化学(综合练习)高级中学化学(综合练习)题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 * * 性质的界定是   

A.反革命集团阴谋发动的一场浩劫

B.领导者错误发动的一场内乱

C.过于激化的文化界整风运动

D.全国性无产阶级思想教育运动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关于个人产品组合主要理财工具的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银行存款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但是收益性较差

B.国债是公认的最安全的投资工具,往往收益略高于定期存款,但是流动性往往不佳

C.证券的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但是收益性较差

D.金银的安全性高、收益性中等,但是流动性低,变现能力较差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底线正反手击球容易出现的错误:在击球时,向后引拍(),造成击球点()。

A、太快、靠前

B、太慢、靠后

C、太快、靠后

D、太慢、靠前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08北京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鸟巢”400m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69s和19.30s的成绩破两项世界纪录,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

B.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6m/s

C.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32m/s

D.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20.64m/s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