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类的吸收形式是()。 A.淀粉 B.多糖 C.寡糖 D.糊精 E.单糖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糖类的吸收形式是()。

A.淀粉

B.多糖

C.寡糖

D.糊精

E.单糖

考点:营养(士)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小题。(9分)

近些年,中华文化不断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建设孔子学院,开展中国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在全球推广国家形象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华文明的智慧涵养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当代中国构建软实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现在各地掀起文化建设的热潮,几乎所有省份都在制定或正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都把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关注程度空前提高的同时,如何避免“跃进式”、“指标化”发展文化,也成为连日来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的重点。

冯骥才委员表示:现在各地一哄而上,都在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节,建大项目大场馆,让人有点搞大跃进的感觉。数据显示,中国20年间建设的2500多个主题公园中,有70%亏损,盈利的不过10%。目前,各种文化产业园建设仍呈“遍地开花”之势。“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切勿把文化‘GDP化’、‘功利化’。”冯骥才说。

作家凌解放(二月河)代表认为,要正确理解中央的文化发展战略,不能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文化产业,把文化产品等同于文化商品,把文化成效等同于经济效益。浮夸的项目,在文化发展的新时期要不得。不能牺牲文化价值而仅仅追求利润。

列席全国两会的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今年的文化工作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就是保持文化各领域发展态势的平稳,确保工作连续有序,不大起大落,不搞所谓的“大跃进”;“进”就是要充分利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在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热词。对于文化如何强市、强省、强国,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建议。

  “不是说建文化馆、文化宫、博物馆、剧场不应该,而是说不能把这些作为最重要的东西。”冯骥才委员说。在他看来,真正的文化强国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鲜明的国家文化形象。第二,从文艺上来讲,应该有一大批优秀的当代文化经典,来支撑文化的高峰,使得文化的品质不断提高。第三,是整个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

“文化的终极目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明,是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高。想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冯骥才说。

小题1:下列不属于“文化的终极目的不是文化本身,而是文明”的原因的一项是

A.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能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

B.中华文明的智慧,是当代中国构建软实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C.现在各地都在办各式各样的文化节,建大项目大场馆。

D.文化工作要充分利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在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的突破。小题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建设孔子学院,开展中国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等,是中华文化不断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魅力的表现。

B.中国20年间建设的主题公园多为亏损,未能提高文化产业的GDP。

C.文化工作要“稳中求进”,工作要连续有序,不搞“跃进式”、“指标化”发展文化。

D.真正的文化强国,不只是说建文化场馆,而且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小题3:联系全文,结合自己的生活、阅读积累,探究“文化建设”的合理途径。(3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实验室常用的补体灭活条件是()。

A.56℃,30分钟

B.52℃,30分钟

C.45℃,30分钟

D.50℃,25分钟

E.37℃,25分钟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密封风机动力电源取自何处?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中国传统文化显著特征是()。

A.历史悠久

B.世代相传

C.民族特色

D.博大精深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扳动道岔、操纵信号时的“二扳(按)”是指什么?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