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表达。 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 1.简述以下现象: (1)健康之重要人尽皆

题型:写作题

问题:

书面表达。

     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

   1.简述以下现象:

(1)健康之重要人尽皆知。

(2)许多青少年不注重健康问题,假期尤甚。长时间看电视,通宵上网聊天、玩游戏。

导致的危害如:影响视力,身体虚弱,缺乏人际交往。

   2. 简述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1)内容完整,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2)词数120左右,标题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参考词汇:交流communicate;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Have a healthy lifesty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提纲作文
题型:写作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传统社会的成年礼

成年礼作为人生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随着历史社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部落社会,成年礼是补充部落成员的必要集体性仪式。在开化的社会,成年礼的意义发生较大的改变,主要是对生物个体进行文化塑造与生命的关怀。

中国上古氏族成员与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实行过成年仪式,只是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难以准确地探知当时的情形,好在史前考古的资料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力的佐证。从考古资料中发现,在新石器时代曾流行拔牙习俗。在鲁南苏北的大坟口文化、福建昙石山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的居民都流行拔牙习俗。山东大汉口遗址的人骨,拔去上侧门齿的,男的占64%,女的占80%。在四川珙县发现10具棘人遗骨,除一具为小孩外,其他均无上下门齿。拔牙的年龄在14岁左右。拔牙习俗的一般特征是拔去上颔的一对侧门齿以及犬齿。

拔牙作为成年的标志在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主要遗存在古越人活动的地区,晋代张华《博物志》:荆州西南边陲至蜀地“既长,皆拔去上齿牙各一,以为身饰。”拔牙是长大成人的标志,拔牙之后,年轻人才取得婚配的资格。这说明在上古社会,先民曾经历了不同形式的成年礼。由于资料的不足,上古成年礼的情形不能得到直接的说明,我们只能通过边地民族的仪式生活窥知一二。

古代中国最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冠礼与笄礼如果从最鲜明的外部特征看就是发式的改变。发式是最引人注目的人体面貌特征,以头发的装扮来显示年龄阶段,这大概是中原先民所采用的古老方式,它与文身绣面、拔牙等原始成年礼俗有着同一象征意义。结发加冠与结发加笄都是为了表明男女青年的成熟(生理与心理两方面),较原始的冠礼大概是在成年男子头上加布,并有一定的斋期,表示一种与日常生活的隔离。

根据《仪礼》、《礼记》等古代经典对冠礼、笄礼的记述,我们大致可知道冠笄之礼有如下几个主要规定:一有具体的年龄标准,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 岁行笄礼:二有特定的地点,冠礼在家庙举行,长子在庙的正位举行,庶子则冠于房外;三有特定的仪式,首先是由主人筮日、筮宾,即用占卜的形式为冠者选择日期和来宾,接着在选定的日期那天由嘉宾主持加冠仪式,行三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三加时嘉宾还颂念不同的祝辞,表达对冠者的良好祝愿。加冠以后,要拜见母亲,然后由来宾为冠者“命字”,冠者有了新取的字后,就出见乡邻与尊长。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其主要意义就是以特定的仪式将生命个体从幼年转向成年,从生物人转向社会人,从被保护者变成保护者。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此后冠者就有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责任的资格。

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冠礼受到重视,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形,对古代的冠礼作了局部的调整。明代是冠礼得到较多施行的时代,我们从明人文集与地方志中可以见到较多的民间举行冠礼的情形。加冠年龄一般人都在16 岁至20岁。冠礼的仪式一般较为简洁随意,举行冠礼的时间,民间遵循古代岁首加冠的传统,一般都没有训诫之辞与三加的仪式,加冠的冠服已经变成了明代的网巾。网巾虽然仍旧传承着古代以来的束发功能,但它已很难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庄严的成人仪式成为习俗相沿的家庭礼节。清代改变了汉族的传统发式,冠礼束发的标志意义由此失落,这不能不说是对传统冠礼的一大打击。标准形式的冠礼随着人们发式的改变,无以施行。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我国古代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成年礼的社会文化意义也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B.成年礼作为成年(或成熟)的标志性仪式,在人类族群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C.成年礼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发式的改变,加冠命字是古代冠礼的中心内容。

D.成年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形式,古代中国最具有成年礼性质的人生礼仪是冠礼和笄礼。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据考古资料和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上古社会的先民会拔去上颔的一对侧门齿以及犬齿以示长大成人。

B.中国古代冠、笄之礼的年龄规定:男子20岁行冠礼,女子15 岁行笄礼。

C.冠礼是个体成为社会成员的通过仪式,据《仪礼》等经典的记述,三加之礼(即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是非常庄严的特定仪式。

D.宋代重视古代的冠礼并对其作了局部的调整,是为了复兴儒学,让其符合礼义纲常。小题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牙是古越人长大成人的标志,拔下的牙既可作为身饰也许也是他们婚配时的信物。

B.通过古人的发式、冠服等我们可以了解古人年龄阶段的一些信息。

C.古代冠礼加冠的冠服往往能唤起人们在加冠时节的神圣意识。

D.清朝剃发结辫,标准形式的冠礼无以施行,但成人礼俗不会由此中断。

题型:写作题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所示.

t(℃)30.040.050.060.070.080.090.0
RL(Ω)54.351.047.544.341.037.934.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_.

题型:写作题

可以明确地发现项目所面临的风险,但无法显示问题的损失值或损失发生的概率的风险识别方法是( )。

A.访谈法

B.财务报表法

C.风险清单法

D.流程图法

题型:写作题

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麻醉药品。麻醉药品处方保存3年备查。

题型:写作题

出租汽车必须张贴由()和()共同监制的出租汽车运价标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