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位老师对课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分析,按要求答题。《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一位老师对课文《故都的秋》的教学分析,按要求答题。《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了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教学的重点有二: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整体感知作者从三个方面描写景物并赞美故都的秋,进一步揣摩景物描写中所融入的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趣。二是引导学生带着美好感情朗读,深入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感受人文精神。其中由体会作家内心的美好情操到感受人文精神是教学中应突破的难点。以下说法不恰当的是()。

A.符合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的要求

B.该教师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特点

C.该教师准确把握了散文教学的重难点

D.该教师脱离了对文本的解读

考点:初级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漫画反映了[ ]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 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

②公有制 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完全一 样

③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 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制度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④

题型:单项选择题

乔伊斯的小说《尤里西斯》命名的含义是为了与荷马史诗()相对应,暗示英雄时代的结束和当代凡人的命运悲剧,是意识流文学流派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

题型:单项选择题

湿度图中的任意一点均代表一个确定的湿空气状态,其()等均为定值。

A.温度

B.湿度

C.相对湿度

D.焓

E.水气分压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关溃疡性病变的描述,错误的是()

A.急性溃疡可累及黏膜下层以下,可由物理因素等引起

B.急性应激性溃疡常继发于休克、烧伤等

C.消化性溃疡以十二指肠和胃最多见

D.胃溃疡周围可有肠上皮化生

E.十二指肠溃疡易癌变,不易穿孔

题型:单项选择题

第四篇 西藏森林面积717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达20.91亿立方米,保存有中国最大的原始森林。为了保护西藏的生态环境,政府实行限额采伐,以严格控制森林的采伐规模,每年的商品性采伐量一直控制在15万立方米以内。//同时,对采伐基地进行及时更新,恢复森林植被。在影响长江下游生态的江达、贡觉、芒康三个县实施西藏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总面积达3.1万平方公里。//在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及雅鲁藏布江流域的28个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退耕地造林5.2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3万公顷,//2002年已实施退耕地造林0.67万公顷,宜林荒山荒地造林0.67万公顷。政府还大力推行能源替代建设,营造薪炭林,推广太阳能以保护天然灌木植被。// 植树造林已成为西藏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西藏自治区先后制定了《西藏自治区造林绿化规划》和《关于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的意见》,全区人民共同努力,从改善人们的周边生活环境做起,从绿化庭院、街道、城市环境,到建设人类活动集中的河谷地带及各主要公路沿线绿色走廊,植树造林成效显著。//据统计,五十多年来,西藏人工造林7万多公顷,“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植树9000多万株,种植经济林木150多万株。// 工程造林和生态工程项目不断实施。拉萨及周边地区造林绿化工程、雅鲁藏布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芒康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程、日喀则林业治沙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从1996年开始,国家开始在西藏实施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截止2000年,共投入资金370多万元,积极支持西藏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累计造林面积达1.3万多公顷,为改善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隶属“一江两河”农业开发重点项目的雅鲁藏布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后,形成了从上游的日喀则到泽当几百公里的人工林带,成为西藏一道新的亮丽景观,对雅鲁藏布江的水土保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对西藏天然林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植树造林,西藏的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不足1%,上升到目前的5.93%,对生态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有关部门监测,由于人工植被增加,西藏的风沙天气明显减少,如:目前拉萨比三十年前减少了 32天;日喀则比三十年前减少了34天;泽当比三十年前减少了32天。// (节选自中国国务院新闻办于2003年3月发布的《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白皮书)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