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中国的政治文明经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2分)中国的政治文明经过了漫长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有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到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史仲文《中国人走出死胡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2分)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三次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机遇,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时期;第二次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第三次是抗战胜利后,但都与机遇擦身而过。   ——笑蜀《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

(2)据材料二(三次机遇任选一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失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机遇的原因。(4分)

材料三  该图是某博物馆陈列的新中国国徽设计的两种方案。方案①以玉璧为主体,图案中有国家名称、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方案②是改进后的方案,保留了红色五星、金色齿轮、金色嘉禾等要素,加入了 * * 的图案。

(3) * * 在中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结合20世纪以来的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谈谈你对方案②加入 * * 图案的理解。(6分)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负责标定和管理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是

A.国务院药监管理部门

B.国家药典委员会

C.国家药物审评中心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国家技术监督局

题型:综合题

二进制数 110001 转换成十进制数是______。

A.47

B.48

C.49

D.51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
英国(1851年)约180048%52%
法国(1851)年约360075%25%
 

材料三 欧美城市化进程日呈强劲时,……中国洋务派从鸦片战争中以朦胧的非系统的形态,萌动着对域外文明的新知,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文教近代化。如1862年创立的北京同文馆为近代外语学之始。1865年在上海创办的机器学堂、1866年在福州创办船政学堂、1855年在天津成立的武备学堂、1907年在武昌创办的湖北省幼稚园,均开各有关教育之先河。

洋务派是域外城市文明的感知者,也是国内城市化的启动者。近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初步启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城市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法两国城市化程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通过哪些形式开启了中国文教近代化?并指出其意义。(6分)

(4)简述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经济、阶级结构的变化,并说说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4分)

题型:综合题

6个月女婴,人工喂养为主,体格检查发现血红蛋白(Hb)值偏低,应添加的辅食主要是()

A.肝泥

B.蛋黄泥

C.西红柿泥

D.米粉

E.苹果泥

题型:综合题

开展共建活动,一般情况下由()组织实施。

A.总队

B.支队

C.大队

D.中队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