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

题型:问答题

问题:

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

(1)图I是HI分解反应中HI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______(选填“A”、“B”或“C”);

(2)图Ⅱ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下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P-PP-OO=OP=O
键能/kJ•mol-1198360498X
已知白磷的燃烧热为2982kJ/mol,白磷(P4)、P4O6、P4O10结构如下图所示,则上表中X=______.

(4)0.5mol白磷(P4)与O2完全反应生成固态P4O6放出的热量为______kJ.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题型:问答题

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奶茶

B.红茶

C.盐汽水

D.蒸馏水

题型:问答题

G+菌的肽聚糖成分占细胞壁干重的百分比是

A.10%~20%

B.20%~30%

C.30%~50%

D.50%~80%

E.90%以上

题型:问答题

有关维生素D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维生素D3是主要发挥生理作用的D3形式

B.维生素D3必须经过肝、肾二次羟化作用后,才能转变为活性维生素D3

C.1,25(OH)2VitD3具有促进钙磷吸收和促进骨盐更新的作用

D.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

E.多晒太阳可以预防维生素D的缺乏

题型:问答题

当前列腺癌局限在前列腺内,侵犯两侧外围叶,直径大于15mm,但未侵犯包膜及精囊,无淋巴结转移,分期应为()

A.T1a

B.T1b

C.T2a

D.T2b

E.T3

题型:问答题

草酸(H2C2O4)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某学习小组结合化学反应原理提出猜想与假设,并设计了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少量MnSO4固体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1:

试 管未加MnSO4的试管加有MnSO4的试管
褪色时间30 s2 s
[表1]

实验Ⅱ:另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的H2C2O4溶液,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先加入10滴稀硫酸,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2:

试 管未滴加稀硫酸的试管滴加了稀硫酸的试管
褪色时间100 s90 s
[表2]

实验Ⅲ:另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5 mL等浓度H2C2O4溶液,然后在试管中先分别加入10滴、1 mL、2 mL稀硫酸溶液,再各加入5滴0.1 mol·L-1 KMnO4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的水浴中加热。记录溶液褪色时间,如表3:

试 管滴入10滴稀硫酸的试管加入1 mL稀硫酸的试管加入2 mL稀硫酸的试管
褪色时间70 s100 s120 s
[表3]

(1)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比较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

①温度对该反应速率有影响

②硫酸对草酸和KMnO4溶液的反应有影响

③加入少量硫酸,可促进草酸和KMnO4溶液反应,而加入大量硫酸,反应速率比较小

④在酸性范围内,pH值越小对反应越有利[

(3)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实验室利用该反应标定未知浓度H2C2O4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颜色_____,且30 s不改变。滴定完成后仰视读取KMnO4溶液体积会导致测得H2C2O4溶液的浓度____(选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有同学根据查阅的资料提出KMnO4溶液氧化H2C2O4的反应历程为:

上述实验中,实验_____可证明这个历程是可信的。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