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膀胱

考点:北京住院医师全科医学Ⅰ阶段中医科中医科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在旧中国几千年间,人口增长______;新中国成立后40多年来,人口______增长.

(2)1949年我国人口有______亿,到1997年有______亿,约占世界的______%.

(3)我国人口______大,每年净增1400万人.

(4)为控制人口增长,我国实行______的基本国策.

题型:单项选择题

案情:2006年10月29日下年5时,被告人朱×与任× ×预谋后,窜至某小学门口,将学生于××以代其父母来接其放学为由骗上出租车,拉至×区×乡一废弃房屋中,后打电话给王× ×.母亲称孩子在其手上,并索要现金20万元。二被告于次日被抓获。被告人朱×、任××的行为均已构成绑架罪,应依法惩处。被告人朱):聘请了徐 ××作为自己的辩护律师;任××聘请了刘×、王××作为自己的代理律师。 以下是××区人民法院制作的一审判决书: ××区人民法院 一审刑事判决书 (2007) ××刑公初字第x号 公诉人××县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朱×,男,18岁,1988年8月9日出生于××省××市,汉族,系××市第三十五中学学生,住××市××区××路××院××号。 被告人任××,女,17岁,1989年9月×日出生于××省××市,汉族,初中文化程度,捕前系××省××市××镇× ×村农民,在××市××区××工厂干临时工。 法定代理人赵××,男,1969年4月19日出生,农民,住××省××市城关××坝×号,系被告人任××之姨父。 辩护人徐××,××律师事务所律师。 辩护人刘××、王××,××律师事务律师。 ××区人民检察院以×检刑诉(2007)3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朱×、任××犯绑架罪,于2007年1月14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指控: 2006年10月29日下年5时,被告人朱×与任××预谋后,窜至某小学门口,将学生于××以代其父母接其放学为由骗上出租车,拉至×区×乡一废弃房屋中,后打电话给王××母亲称孩子在其手上,,并索要现金20万元。被告人朱×、任××的行为均已构成绑架罪,应依法惩处。 被告人朱x辩称:在钱还没有到手时,我由于害怕,就给他钱,让他坐车走了,没有继续绑架,我认为属于犯罪中止。任××对上述事实无异议,无辩护意见。 被告人朱x的辩护人辩称:本案宜区分主从关系,朱某不是主犯,也没有实施暴力、胁迫等伤害人质的行为,缺乏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应定为敲诈勒索罪;两被告人主动放弃犯罪,属于犯罪中止,又系初犯,认罪态度好,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任××的辩护人辩称:本案定性不准,应定为敲诈勒索罪,任××起次要作用,系从犯,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并且中止犯罪,应当减轻处罚。 公诉人答辩认为:从本案被告人犯罪所侵犯的客体、实施对象等方面看,被告人的行为应构成绑架罪,而不是敲诈勒索罪;被告人已经实施了绑架行为,不存在中止犯罪。 经审理查明:2006年10月29日下年5时,被告人朱×与任××预谋后,窜至某小学门口,以代其父母接其放学为名,将小学生于××骗上出租车,拉至×区×乡一废弃房屋中,由任x x在此看守于××。朱××坐车到××区邮局等处,先后三次打电话威胁于××的母亲周××,索要现金先后从二十万元降至十万元,并指使周××到××商场巨幅广告牌下交线。当晚9时许,被告人朱×在××商场周围再次打电话催促周××送钱时,有人上前搭话,朱因惧怕,遂慌忙坐出租车返回×乡废弃房屋内,把身上仅有的20元钱交给于××,让于坐上出租车到一雕塑前等候其母亲。后与任××逃离现场。两被告人于当夜被抓获。 本院认为,被告人朱×、陈××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其行为均已构成绑架罪。公诉机关对被告人的指控成立。被告人朱x在犯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任××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犯罪过程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应当减轻处罚。被告人朱×及辩护人关于两被告人系犯罪中止、不区分主从关系的辩护意见,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其它辩护意见有理部分,予以采信。判决如下: 被告人朱×犯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五千元。 被告人任××犯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三千元。 (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告人朱×的刑期自2006年10月30日起至2016年10月29日止;被告人任××的刑期自2006年10月30日起至2010年10月29日止。) 上述罚金于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向本院缴纳。 审判长:张×× 人民陪审员:杨×× 人民陪审员:黄×× 二OO七年二月十六日 问题:请根据刑事判决书的法律规定和基本理论,从对法律文书规范化的角度,分析本刑事判决书存在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题型: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北京城的范围(面积)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逐渐发展。

(2)由图,北京城的扩展方向是由__________向__________方向扩展。

(3)由图,各朝代北京城的重合地在现今的__________门和__________门之间。

(4)紫禁城是__________朝代皇帝居住的场所。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①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 * * ,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

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猾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遭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

注:①欢咍嗢噱:欢快大笑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延之使奏其技延:邀请

B.致敬亭于幕府致:引来

C.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目:看待

D.援古证今援:引用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今富贵若此以为莫己若者

B.如优孟摇头而歌客逾庖而宴

C.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一开始,把柳敬亭放在宋明以来演史小说盛行不衰的广阔背景上,认为柳敬亭填补了一段空白,突出了柳敬亭在古代说书艺术史上的地位。

B.柳敬亭在莫后光的指导下,说书技艺经过三重境界的提升,达到了精妙的程度,就先后到了扬州、杭州、金陵等地,名声显扬于达官贵人之中。

C.宁南不懂说书,他赏识柳敬亭是看中了柳敬亭的才能。柳敬亭参与军中机密大事后,朝中官员对他十分尊敬,称他为柳 * * ,他也心安理得。

D.此文取材精当,详略得宜,文末的“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是对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度赞誉,也是文章的点晴之笔,倾注了作者对忠臣义士无限仰慕的思想感情。小题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小题5: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项选择题

特殊配合力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