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能够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维护牙弓的完整性 B.形态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题:

桥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能够恢复缺失牙的形态和功能,维护牙弓的完整性

B.形态色泽美观,舒适

C.具有良好的自洁作用,有易于清洁的外形和良好的光洁度,符合口腔卫生要求

D.桥体面大小和形态应与基牙的支持和固位力相适应

E.以上都对

考点:口腔修复主治医师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学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图中,ABC 为昏线,AD 、BE 为纬线的一部分,BD 、CE 为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2 题。

1 .若A 与B 的时差与B 与C 的时差之比为1:2 时,则E 点的日出时间比D 点 [     ]

A.早12 小时      

B.早8 小时      

C.晚12 小时      

D.晚8 小时

2.若BD与CE的长度之和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则下列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     ]

A.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B.天山牧民迁往高海拔地区的草甸牧场

C.长江三峡大坝的水位不断下降    

D.欧洲的圣诞树销售火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万元。

A.50

B.30

C.10

D.5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根据个人股票期权所得的征税规定,员工行权时,从企业取得股票的实际购买价(施权价)低于购买日公平市场的差额,应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适用的应税所得项目为 ( )。

A.财产转让所得

B.劳务报酬所得

C.工资、薪金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自然界有许多植物的叶子会动,比如含羞草、合欢等豆科植物白天张开叶子,晚上会合上叶子“睡眠”:捕蝇草的叶子能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虫。像含羞草、合欢等植物的这种“睡眠运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关注,可是植物为什么会睡眠,却一直是个[ 1 ]。
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德梅兰把含羞草放到光线照不到的洞穴里,发现它的叶子依然以24小时为周期开合。这说明含羞草体内存在一种不受外界光线等环境因素影响的“生物钟”。19世纪,达尔文在《植物的运动本领》中说,植物在晚上闭合叶子睡眠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夜晚低温之害”。20世纪80年代,德国希尔德·奈希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叶子的开合是由一种称为“嘭压素”的植物激素控制的。此后,日本上田实等人从植物中抽出包含数千种化合物的萃取物,最后成功分离出两种活性物质,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闭合的“安眠物质”,另一种是可使植物叶子张开的“兴奋物质”。
植物睡眠之谜之所以长期不得其解,就是因为此前没有人想到使叶子开合的竟是两种不同的生理活性物质。人们进一步了解到,豆科植物叶下珠的安眠物质是一种含葡萄糖的配糖体,白天配糖体水解,安眠物质浓度降低,夜晚配糖体重新合成,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而配糖体的合成分解是由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相反,铁扫帚的兴奋物质是配糖体,在夜晚配糖体水解,兴奋物质浓度降低,叶子随之闭合。如果用人工合成的半乳糖代替葡萄糖,由于半乳糖在铁扫帚体内不会水解,反而成为一种睡眠阻断剂,使铁扫帚始终不能睡眠,以致两个星期之后因缺水枯萎而死。
解开植物睡眠之谜,将为某种“绿色”农药的[ 2 ]铺平道路。目前的除草剂还无法只让田菁等豆科杂草枯萎而不损害豆科作物。研究人员已经人工合成了使田菁失眠的睡眠阻断剂,实验结果是田菁第三天就整株枯死。由于这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叶下珠体内的生物钟控制了其安眠物质和兴奋物质的合成与分解

B.铁扫帚安眠物质的配糖体在夜晚合成,于是兴奋物质浓度相对降低

C.合欢、田菁等豆科植物如果长期得不到睡眠的话,就将枯萎而死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题型: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D级防雷器的保护水平为()

A、<6kv

B、<4kv

C、<2.5kv

D、<1.5kv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