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停止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停止分裂后

D.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

考点:高考生物高考生物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碗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题型:单项选择题

(20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是对外来挑战的一种被迫应战,近代化的过程不是按照社会发展内在规律循序完成的,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近代化发展必然有诸多不完善的方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方国家通过武力威逼,迫使中国开放了大量通商口岸,建立起侵略中国的条约体系框架。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它对中国的国家主权构成了侵害;作为一个社会窗口,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二:当国依然不富,兵还是不强,而东洋人却真的崛起的时候,这种从容和自信的心理崩溃了,人们发现中国实际上还没有醒,他们真正醒来,正是在这个令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1895年……但是,这种苏醒好像不是自然的苏醒,而是被某种惊人的声音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乍一醒来的人,有几分恼怒,几分惊慌,还有几分茫然……这种紧张和焦虑的反应,恰恰导致了后来一系列激烈改革甚至革命思路和策略的出现。

——葛兆光《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材料三: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来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他们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5年中国人真正感觉到痛彻心脾的原因。试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主要史实,概括此后中国近代化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3)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三中“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这句话加以说明。(9分)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B.苯和苯的同系物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的性能,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题型:单项选择题

近五年来,某公司的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企业利润平均年增长20%;与此同时,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缓慢,平均每年增长5%左右。有人认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企业也不可能持久的发展。下列能作为这一观点理论依据的是

A.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的制度保证

B.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举措

C.收入分配公平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D.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题型:单项选择题

水钠潴留作用最弱的糖皮质激素:

A.可的松

B.泼尼松

C.氢化可的松

D.泼尼松龙

E.地塞米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