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有些家庭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用燃煤取暖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有些家庭已经改用燃油取暖,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小明家的住房面积约110m2,若将住房的门窗关闭好,用燃烧柴油来取暖,并使室温升高10℃,已知柴油的热值为4.3×lO7J/kg,空气的密度约为1.3kg/m3,空气的比热容为1.0×103J/(kg•℃)所需的柴油约为(  )

A.0.0lkg

B.0.1kg

C.1kg

D.10kg

考点:热值热平衡方程的应用密度的计算
题型:选择题

某地区近年来每逢夏季就有一种传染病流行,多发生于儿童,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第3~4天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者伴抽搐及呼吸异常,经治疗后多数人于病程2周后痊愈,5%~20%重症患者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约为3%~10%。

为预防该病再度流行,在其综合性预防措施中,应以下列哪项为主()

A.控制和管理好患者

B.控制和管理好病猪

C.防蚊和灭蚊

D.注射丙种球蛋白

E.防蚊、灭蚊和预防注射

题型:选择题

HIV感染者可出现的皮肤肿瘤有

A.Kaposi肉瘤

B.皮肤淋巴瘤

C.恶性黑色素瘤

D.鳞状细胞癌

题型:选择题

当你接听电话而对方要找的同事去洗手间时,你应使用的最恰当的应对语是( )。

A.对不起,他不在,他外出了

B.对不起,他不在,有事跟我说吧

C.对不起,他去厕所了,你一会儿再打来吧

D.对不起,他现在不在,您过一会儿再打来吧

题型:选择题

人类是怎样起源的这是个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历史之谜。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民族对此曾作出种种想象猜测,留下了各种神话传说。
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为追溯人类的起源提供了科学基础。他指出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否定了各种神话传说。1876年,恩格斯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回答了达尔文进化论未能解决的古猿是怎样转变为人的问题。
从猿到人的转变经历了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目前我们只能粗略地了解人类进化过程的大致线索。据相关资料表明,人与猿相转变估计发生在距今约700万年前,而目前已知最早的类人动物是生活在东非大裂谷一带的南方古猿,距今仅约400多万年,其间存在着巨大的历史空白。
一般认为,人类形成以后,根据不同阶段体质形态的特点,划分为最早的人类(早期猿人)、直立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四个阶段。爪哇人和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同属于直立人。距今约二三十万年至四五万年,直立人变成了早期智人。早期智人的体质形态已接近现代人,但仍保留若干原始特征。晚期智人的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现代人种。晚期智人的代表是欧洲的克鲁马农人和后来的我国的山顶洞人。

已知最早的人与猿相转变大致在什么时候

A.二三十万年前
B.五十万年前
C.四百多万年前
D.七百多万年前

题型:选择题

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音调悠扬婉转,意韵绵长。这几天常常在大街小巷听到这首歌,渐渐也熟悉了这旋律。熟悉一首歌是重要的,越听越会觉得平和中自有真挚的感情流露。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短,但其实词短情长,意义更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这里的“我”和“你”,其实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这里“你”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种比肩淡定的从容和平和,有了一种相互守望,共同创造世界未来的自信。我们“同住地球村”的意识,“永远是一家人”的愿望,都喻示着在这个2008,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的坦然和坦城,也显示了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这种融入当然不是取消“我”和“你”之间的差异,而是我们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中展现的新的理想和新的祈愿。中国此时已经能够平视世界,已经能够为世界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分享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
反复听这首歌,我突然想到了同样是刘欢演唱,同样是曾经唱遍大街小巷的一首歌。那首歌同样表现的是“我”与“你”的关系,也同样意蕴深沉,但却和《我和你》的意思有相当的不同。这就是1993年的秋天播出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虽然那部电视剧仅仅是讲述一个北京人王启明在纽约的艰难奋斗史,但那首歌却超越了这部电视剧而具有相当的意义。
我还记得刘欢用激越的声音演唱《千万次的问》,曾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人。这首歌可以说也是在表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里,“我”还是在做出着坚韧的努力,试图融入世界,和“你”平等对话,但这一切却显得如此艰难和如此痛苦。中国还在艰苦地摸索着走向世界的道路,我们还充满着一种对于世界的焦虑。中国和世界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百年的富强之梦,其实就是试图让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融入世界。但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经验,让中国面对世界的时候,难免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两者都充满了焦虑。这种“落后”和“挨打”的关联正是中国“现代性”的最为深刻的痛苦:“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困境,“挨打”却是无辜者受到欺凌;“落后”所以要学习和赶超,“挨打”所以要反抗和奋起。反抗和奋起来自一种民族精神,而学习和赶超却是“具体”的文化选择。这就造成了《千万次的问》里面那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千万里”的追寻,而“你却并不在意”的感慨。“我已经不再是我”的必然,而“你却依然是你”的现实状况,让这首歌自有自己的深沉内涵。二十世纪中国人的艰辛奋斗,其实正是为了争取一个和世界之间的新的关系。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梦想,和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人类贡献中国力量的愿望,正是我们在整个二十世纪不断努力追寻的目标。
但今天,我看到的是在一个蓝色的星球之巅,刘欢和莎拉·布莱曼一起引吭高歌:“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获得了历史和世界的报偿,“我”和“你”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在一起”的美好时刻。我向你伸出的手也得到了你最好的回应。《我和你》短短的歌词其实道出了我们内心的感动和浪漫的情怀。
两首歌,十五年的距离,跨越了世纪,见证了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的成长。
(张颐武《两首歌见证中国的成长》,《北京青年报))2008年8月20日)

文章说两首歌都表现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指:

A.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
B.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
C.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
D.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