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中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此前我们曾留下过多少不同的“第

题型:综合题

问题:

(14分)随着高考的临近,高中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此前我们曾留下过多少不同的“第一课”。不同的第一课折射出不同时代观、价值观的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建国初期,与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一样,语文教科书也打下了苏联影响的深深烙印。语文教材第一课的课文是:“毛 * * ,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小兄弟,小姐妹,大家一齐来歌唱:太阳太阳永远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肓的突出特点,说明其时代背景。(4分)

材料二  1958年伴随“大跃进”的形势,中国开始实施“教育大革命”。小学课本一年级第一篇是这样的:“爷爷六岁去放羊,爸爸六岁去逃荒。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形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4分)

材料三  1978年,恢复工作的人教社推出的语文教材第一课是:我们热爱毛 * * 。1981年,修订后的入学第一课为:热爱 * * 党。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一课修订为:我是中国人。进入新世纪后,全国实行课改,不同省区开始使用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其第一篇课文主要有《人有两个宝》、《上学了》、《爱爸爸妈妈》等。

(3)材料三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迁?对此你得出什么认识。(6分)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有些时候文明只是十公分的宽度,有些时候只是一张纸的厚度,当我们把十公分的盲道让出来,当我们在椅子上垫一张纸……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构成了我们中国文明进步的一大步。”这启示我们,培育文明风尚要

A.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B.选择科学的世界观

C.不断提升文化修养

D.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题型:综合题

要测量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个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测量方法.

甲同学:把一根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测量,多次测量同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乙同学: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

丙同学: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______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______.

题型:综合题

在下列关于评标委员会的规定之中,正确的是()。

A、成员的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之前应保密

B、技术、经济专家为五人以上单数

C、成员的名单在开标前应保密

D、专家均采取随机抽取方式确定

题型:综合题

患者,男,56岁。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并不能言语1月余来就诊,发病以来患者无吞咽困难,CT检查示“左侧大面积脑梗死”。失语症检查听理解、表达、复述、读理解、朗读、书写完全不能。

该患者语言功能的预后如何

A.非常好,语言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B.差,可通过简短的语言进行沟通

C.非常差,一般需通过代偿性技术进行沟通

D.好,语言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

E.一般,可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

题型:综合题

在颗粒级配曲线上可以确定两个描述土的级配的指标,分别是()

A.均匀系数

B.不均匀系数

C.曲率系数

D.圆周率

E.以上全错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