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用100 N的力从深4 m的水井中匀速向上提水,然后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

题型:实验题

问题:

一个人用100 N的力从深4 m的水井中匀速向上提水,然后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了12 m,再匀速走到6 m深的地下室,在这整个过程中,人对水桶所做的功是_________.

考点: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为千瓦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性能图谱,工作条件是:以H2与O2作为反应气体,控制电池温度,保持H2与O2压强。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输出电流大于40A时,电池的输出功率范围是                 

(2)当电池的输出功率为lkW时,相当于电动势为            的普通电池

题型:实验题

《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说的“以此参伍”,其内容主要包括()

A.视精明,察五色

B.按尺肤,知滑涩

C.切脉动静

D.审问病情

E.观五脏有余不足,六府强弱,形之盛衰

题型:实验题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男性,55岁,农民,于5个月前发现四肢无力、麻木,未引起重视,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四肢末端烧灼感,走路不稳,吐字不清,饮水呛咳入院,大、小便正常,家族无类似病史。查体:T:36.7℃,神智清楚,双侧咽反射减弱,四肢肌力Ⅳ级,四肢末端针刺觉、震动觉减弱,四肢腱反射减弱,四肢轻度肌萎缩,双侧Babinski征阴性,Romberg征阳性。

首选何种治疗()

A.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B.免疫抑制剂

C.血浆交换

D.皮质类固醇

E.中药

题型:实验题

李老师在“数据的处理与统计”一节课的教学中,首先向学生演示如何插入、移动、删除工作表,随后演示了一些常用公式的应用方法,并布置了层次学习任务。第一层任务:模仿老师创建一个有数据的工作表,该工作表是一个公司的年终奖统计表。第二层任务:自主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公式的运用,学会求和,求平均数等操作。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函数完成老师给的计算任务。很多同学在完成第一层任务后,都觉得第二层任务难度太大,甚至导致某些同学放弃了操作。问题:

(1)李老师主要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进行分层次的任务设计?

(2)李老师设计的两层任务水平上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题型:实验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卧床休息至少()

A.4~6周

B.10天

C.2周

D.10~14天

E.8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