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第进士,调荆南司理参军。属县捕得杀人者,既自诬服,良肱视验尸与刃,疑之曰:“岂有刃盈尺而伤不及寸乎?”白府请自捕逮,未几,果获真杀人者。民有失财物逾十万,逮平民数十人,方暑,榜掠号呼闻于外;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改大理寺丞,出知湘阴县。县逋米数千石,岁责里胥代输,良肱论列之,遂蠲其籍。通判杭州,江潮善溢,漂官民庐舍,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潮不为害。时王陶为属官,常以气犯府帅,吏或诉陶,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曰:“使陶以罪去,是以直不容也。”帅遂已。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知虔州,士大夫死岭外者,丧车自虔出,多弱子寡妇。良肱悉力振护,孤女无所依者;出俸钱嫁之。以母老,得知南康军。丁母忧,服除,为三司使判官。

  方关、陕用兵,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内府出腐币售三司,三司吏将受之,良肱独曰:“若赋诸军,军且怨;不则货诸民,民且病。请付文思。”

  改知明州。朝廷方治汴渠,留提举汴河司。汴水淀淤,流且缓,执政主狭河议。良肱谓:“善治水者不与水争地。方冬水涸,宜自京左浚治,以及畿右,三年,可使水复行地中。”弗听。又议伐汴堤木以资狭河。良肱言:“自泗至京千余里,江、淮漕卒接踵,暑行多病喝,藉荫以休。又其根盘错,与堤为固,伐之不便。”屡争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执政虽怒,竟不为屈。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请老,提举洪州玉隆观,卒,年八十一。(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米数千石——逋:拖欠

B.岁责里胥代——输:运送

C.后陶官于朝,果以直——闻:闻名

D.不则货诸民,民且——病:困苦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余良肱执政为民的一组是(     )

①良肱沦列之,遂蠲其籍

②良肱累石堤二十里障之

③帅挟憾欲按之,良肱不可

④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

⑤又议伐汴堤木以资狭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良肱擅长断案。虽然被属县捉到的杀人疑凶已经认罪,但余良肱通过查验尸体和(行凶的)刀刃,怀疑另有真凶,于是要求亲自逮捕凶手,不久,果然捕获真凶。

B.余良肱为人正直,坚持正义。属官王陶常常因为耿直触犯府帅,府帅趁有人控告王陶的机会,想要挟私恨查办他,余良肱反对这样做,使得府帅不再追究。

C.余良肱体恤弱小。在任虔州知州期间,对于护送士大夫丧车经过虔州的弱子寡妇,他尽力救济,还拿出俸钱帮没有依靠的孤女出嫁。

D.余良肱敢于直言。在朝廷治理汴渠时,作为提举汴河司,他多次对执政大臣的主张提出异议,执政大臣虽然生气,却始终不能使他屈服,最后只好采纳了他的建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附吏耳语,良肱阴知其为盗,亟捕诘之,赃尽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朝议贷在京民钱,良肱力争之,会大臣亦以为言,议遂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已知点P(m+1,m),则点P不可能在第几象限[ ]

A. 四

B. 三

C. 二

D. 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是电压表,甲、乙是电流表

B.甲是电流表,乙、丙是电压表

C.乙是电流表,甲、丙是电压表

D.甲是电压表,乙、丙是电流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血液内的淋巴细胞进入脾内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是()

A.血窦

B.颌下窦

C.边缘窦

D.脾窦

E.静脉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关于个人信用贷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信用贷款期限最长为5年

B.银行只在贷款发放前进行个人信用评级

C.银行根据贷款额度确定个人信用贷款的展期

D.贷款期限超过1年的,一般采取按月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男子结扎后还会让妻子怀孕吗?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