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说京师翠微山 [清]龚自珍 翠微山者,有籍于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说京师翠微山

[清]龚自珍

  翠微山者,有籍于朝,有闻于朝,忽然慕小,感慨慕高,隐者之所居也。

  山高可六七里,近京之山,此为高矣。不绝高,不敢绝高,以俯临京师也。不居正北,居西北,为伞盖,不为枕障也。出阜城门三十五里,不敢远京师也。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不使人无攀跻之阶,无喘息之憩,不孤巉,近人情也。与香山静宜园相络相互,不触不背,不以不列于三山为怼也。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草木有江东之玉兰,有苹婆,有巨松柏,杂华靡靡芳腴。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名之日翠微,亦典雅,亦谐于俗,不以僻俭名其平生也。

  最高处曰宝珠洞,山趾曰三山庵。三山何有?有三巨石离立也。山之盩有泉,曰龙泉,澄澄然渟其间,其甃之也中矩。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松之下、泉之上为僧庐焉,名之曰龙泉寺。名与京师宣武城南之寺同,不避同也。寺有藏经一分,礼经以礼文佛,不则野矣。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寺八九,何以特言龙泉?龙泉迟焉,余皆显露,无龙泉,则不得为隐矣。

  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尤不忘松。昔者余游苏州之邓尉山,有四松焉,形堰神飞。白昼若雷雨,四松之蔽可千亩。平生至是,见八松矣。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邓尉之松,殆不知天地为何物;翠微之松,天地间不可无是松者也。

  [注]①盩(zhōu):山的幽深处。②甃(zhòu):用砖砌。③迟(qǐ):弯曲,绕道而行,这里为曲折隐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伞盖,不为枕也——障:屏障

B.石皆黝润,亦有采也——文:花纹

C.礼经以礼文佛,不则矣——野:民间

D.有四松焉,形神飞——堰:同“偃”,仰面倒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描写翠微山自然、人文景物特点的一组是(     )

①忽然慕小,感慨慕高

②僧寺八九,架其上,构其半,胪其趾

③石皆黝润,亦有文采也

④山之整有泉,日龙泉,澄澄然渟其间

⑤泉之上有四松焉,松之皮白,皆百尺

⑥有四松焉,形堰神飞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游记,把一座无知无觉的山峰写得富有人情,深通世故,显得新鲜活泼,亲切有趣。

B.作者借翠微山刻画了清朝一类在朝廷居官不高不低,为人通融方便,对权贵不附不违,情操雅俗适度的士大夫形象。

C.本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构思独特而巧妙妥帖,传神见情而手法高妙,抒情、说理不着一字议论,尽以写景表现,

D.文章末段写翠微山四松“肃”、“直”、“天地间不可无是松”,意谓翠微四松的性格正直坚定,天地赖以支柱,缺少不得。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西山亦离亦合,不欲为主峰,又耻附西山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寺外有刻石者,其言清和,康熙朝文士之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邓尉之松放,翠微之松肃;邓尉之松古之逸,翠微之松古之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认为地方行政规章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不一的,由()。

A.参照地方行政规章

B.参照国务院部、委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

D.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解释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阳痿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病因病机为宗筋失养、宗筋弛缓所致

B.治疗应以督脉、足三阴经穴位为主

C.常用的穴位有三阴交、肾俞等

D.属虚证者,加命门

E.属实证者,加八髎、阴陵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噬菌体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购买一批白糖的合同。就在B公司将白糖交付A公司时,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出该批白糖实际上是毒品,遂予以查封。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该买卖合同属于( )。

A.有效合同

B.无效合同

C.效力待定的合同

D.可撤销的合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WORD 2003文档中移动文本时首先应()

A.单击鼠标左键

B.先选定要移动的文字

C.连续按三次左键

D.双击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