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学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黄昌字圣真,会稽余姚人也。本出孤傲。居近学官,数见诸生修庠序之礼,因好之,遂就经学。又晓习文法,仕郡为决曹。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辟从事。

  后拜宛令,政尚严猛,好发 * * 伏。人有盗其车盖者,昌初无所言。后乃密遣索客至门下贼曹家掩取得之。悉收其家,一时杀戮。百姓战惧,皆称神明。

  朝廷举能,迁蜀郡太守。称太守李根年老悖政,百姓侵冤。及昌到,吏人讼者七百余人,悉为断理,莫不得所。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宿恶大 * * ,皆奔走它境。

  初,昌为州书佐,其妇归宁于家,遇贼被获,遂流转入蜀为人妻。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对曰:“妾本会稽余姚戴次公女。州书佐黄昌妻也。妾尝归家,为贼所略,遂至于此。”昌惊,呼前谓曰:“何以识黄昌邪?”对曰:“暑左足心有黑子,常自言当为二千石。”昌乃出足示之。因相持悲泣,还为夫妇。

  视事四年,征,再迁陈相。县人彭氏旧豪纵,造起大舍,高楼临道。昌每出行县,彭氏妇人辄升楼而观。昌不喜,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又迁为河内太守,又再迁颖川太守。永和五年,征拜将作大匠。汉安元年。进补大司农,左转大中大夫。卒于官。(节选自《后汉书》)

1.对下列句子中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政严猛,好发 * * 伏 尚:崇尚

B.其妇归于家归 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C.视四年视 事:就职治事

D.遂敕收付狱,杀之 案:立案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黄昌“政尚严猛”的一组是( )

①刺史,行部,见昌,甚奇之

②悉收其家,一时杀戮

③悉为断理,莫不得所

④宿恶大 * * ,皆奔走它境

⑤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

⑥遂敕收付狱,案杀之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昌任宛令时,对偷盗之人严惩不贷,曾把偷取他车盖的人全家悉数杀死,使百姓们吓得发抖。

B.黄昌任蜀郡太守时,有七百多人前来诉讼,黄昌都给予了合理的判决处理。

C.黄昌任州书佐时,他失散多年的妻子和他相认,他们抱头痛哭,仍旧结为夫妇。

D.黄昌任陈相时,认为彭氏妇人行为放纵,将其收捕入狱,并杀之。

4.把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密捕盗帅一人,胁使条诸县强暴之人姓名居处,乃分遣掩讨。无有遗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子犯事,乃诣昌自讼。昌疑母不类蜀人,因问所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已知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方向从同一地点A出发行驶.

(1)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2倍,甲车走了90千米后立即返回与乙车相遇,相遇时乙车走了1小时,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2)假设甲、乙每辆车最多只能带200升汽油,每升汽油可以行驶10千米,途中不能再加油,但两车可以互相借用对方的油,若两车都必须沿原路返回到出发点A,请你设计一种方案使甲车尽可能地远离出发点A,并求出甲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下列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不包括

A.脂类

B.蛋白质

C.多糖

D.磷壁酸

E.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金融机构负责衍生产品业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与负责衍生产品交易或营销的高级管理人员可以相互兼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非常重要的两部法典,关于这两部法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部法典都是自由竞争时期的法典

B.两部法典都体现了“个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法律最小限度的干涉”的立法精神

C.两部法典都全面地规定了法人制度

D.两部法典都规定了契约自由和过失责任原则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