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教战守策 苏轼(有删减)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教战守策

苏轼(有删减)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而民不至于惊溃。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天下既定,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其刚心勇气消耗钝辩,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乞为囚虏之不暇;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要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骄豪而多怨,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彼知有所故,则固已破其 * * 谋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岂不亦甚明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           果:究竟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乘:趁着,趁(机)

C.天不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     渐:渐渐

D.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邀:要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C.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木欣欣以向荣

D.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句子中能够说明作者主张保持练兵原因的句子的是(  )

①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②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③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④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

⑤战者,必然之势也

⑥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作者举出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作者认为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会有一战,所以主张要保持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当有战争时会出现让未受过训练的百姓作战的情况,所以应该从现在开始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甚至是盗贼,也要将他们收服,传给他们击战技术。

D.按照作者的观点,当时的士兵欺压百姓,骄傲蛮横,是因为他们自恃只有他们懂得作战。所以如果全国习兵,也可以灭掉这些人的嚣张气焰。

5.用“/”把第Ⅰ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遇者见四方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3分)

②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3分)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签名》,回答下列问题。

签名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乔治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的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

  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乔治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惊奇,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了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的父亲了?”父亲这时正好走过来,说:“这些天我得出差,有什么事,你们商量着去做就行了。”乔治舒了口气,说:“爸爸,祝你一路平安!”父亲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祝你能赛出好的成绩!”

  比赛很快就结束了,乔治所在的队得了冠军,乔治为此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回家的路上,乔治很是兴奋地说个不停。母亲也很高兴.说:“要是你父亲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一定会放声高歌的。”乔治沉下了脸,说:“妈妈,我们现在不提他好不好?”母亲接受不了他的口气,尖叫起来,说:“你必须要告诉我这是为什么!”乔治满不在乎地笑了笑,说:“不为什么,就是不想在这时提到他。”母亲的脸色凝重起来,说:“孩子,这话我本来不想说,可是,我再隐瞒下去,很可能就会仿害到你的父亲。你知道你父亲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乔治摇了摇头,说:“我不知道。”母亲说:“那一年你才两岁父亲带你去公园玩儿,在回家的路上,你左奔右跑。忽然,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你父亲为了救你,左腿被碾在了轮下。”乔治顿时呆住了,说:“这怎么可能呢?”母亲说:“这怎么不可能!不过这些年你父亲不让我告诉你罢了。”

   两人慢慢地走着。母亲说:“有件事可能你还不知道,你父亲就是布莱特,你最喜欢的作家。”乔治惊讶地蹦了起来说:“你说什么?我不信!”母亲说:“这其实你父亲也不让我告诉你。你不信可以去问你的老师。”乔治把运动服塞在母亲的怀里说“你等着”,就急急地向学校跑去。

  老师面对他的疑问,笑了笑,说:“这都是真的,你父亲不让我们透露这些,是怕影响你的成长。但现在你既然知道了,那我就不妨告诉你,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

  乔治激动得不能自已,一阵风地跑回家中,父亲却不在。两天以后父亲回来,一进门,乔治就急不可待地说:“爸爸,我问你一件事。”父亲放下手提包,说:“是不是又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摇了摇头,说:“爸爸,我只是想问你一句话。”父亲笑了,说:“别说一句,就是一百句也没问题。”乔治说:“你就是大名鼎晶的布莱特吗?”父亲愣了一下,然后就笑了,说:“孩子,你怎么想起了这个问题?”乔治制止他问下去,说:“你得先回答我。”父亲点了点头,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乔治拿出一本书来,说:“你得先给我签个名吧!”父亲看了他片刻,然后拿起笔来,在扉页写道:“赠乔治,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布莱特。”然后放下笔,说:“我其实比签名更重要。”然后笑了起来。

  多年以后,乔治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当有人让他介绍自己的成功之路时,他就会重复父亲的那句话: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1.在文章中老师告诉乔治“你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请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乔治的父亲有哪些伟大之处?(至少写出三点) 

                                                                                               

2.乔治参加中学生篮球赛,不想让父亲陪同的原因是什么? 

                                                                                               

3.听说父亲就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家,乔治问父亲:“你就是大名鼎鼎的布莱特吗?”父亲回答说:“我就是写小说的布莱特。”请你仔细体味,说说这两句话的不同。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乔治父亲写下的“生活其实比什么都重要”这句话的含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欧洲的进步归功于更快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归功于对美洲大面积地区的征服和殖民所带来的年收入,以及来自它同亚洲和非洲的贸易所带来的年收入。”所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现代化史观

D.文明史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钻井绞车刹车腔内水位过高使轴承密封工作恶化的原因可能是()。

A.进水排量过大

B.水温过高

C.排水口背压过高

D.排水管被堵塞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多数工业发达国家中,凡公款投资的项目都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进行工程管理,其目的是保护( )的利益。

A.业主方
B.施工方
C.政府
D.纳税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双晶基本类型有()。

A.接触双晶,穿插双晶

B.穿插双晶,连接双晶

C.连接双晶,接触双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