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削平削灭。  ④涵煦:滋润化育。  ⑤刻露:清晰地显露出来。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仰左右,而乐之/顾:回头     

B.高以望清流之关/升: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其图记/按:察看     

D.遂以名其亭焉/书: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

B.而故老皆无在者,天下之平久矣/失强援,不能独完

C.为本其山川/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日与滁人仰而望山/而陋者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B.文中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之意。

C.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援引史实,通过写景、议论、记叙,达到突出颂扬赵宋王朝统一天下的功德的写作目的。

D.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翻译句子一词多义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4月22日至24日,李克强在厦门、泉州、福州考察。李克强希望福建发挥沿海近台的区位优势,抓住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把()作为稳增长的利器,增添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的动力。

A.改革开放

B.经济刺激

C.价格放开

D.宏观调控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国的金融结构失衡是导致该国金融危机的()。

A.短期性因素

B.传染性因素

C.外部性因素

D.内部性因素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账簿记录金额发生错误时,不得刮、擦、挖补,但文字错误可以进行涂改。 (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电控发动机燃油泵工作电压应该用模拟式万用表进行检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独立审批人拥有以下哪些权利()

A.对提交审批的信贷业务,有权独立决定贷与不贷

B.对提交审批的信贷业务,有权要求相关部门解释说明有关情况并补充相关资料

C.对审批中出现的重大疑虑,有权到有关部门和经营行核实查证

D.对未按规定程序办理的信贷业务,有权拒绝审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