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

题型:综合题

问题:

材料一 电灯、自来水初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后来则非常欢迎电灯,称其“赛月亮”,“颇便行人”;开始,市民“谓(自来)水有毒质,饮之有毒,相戒不用”,后来则“通装水管,饮濯称便”。——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 * * 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两则材料,概括清末民初时社会观念的变化。(4分)

(2)两则材料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习俗的新气象,比较其形成的不同原因。(6分)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在热水器的型号编制中,“JN”表示用于供热水的热水器

题型:综合题

不符合撤机生理参数的是()

A.自主呼吸频率<25~30次/min

B.每分钟通气量<10L

C.PaCO2、PH达正常水平

D.PaO2>50mmHg

E.PEEP≤5cmH2O

题型:综合题

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已知轮船在静水中的航速是a千米/时,水流速度是10千米/时,若轮船从甲地顺流航行3小时到达乙地后立刻逆流返航,则逆流行驶1小时后离乙地的距离是(  )

A.40千米

B.50千米

C.60千米

D.140千米

题型:综合题

Peter tried on three jackets, but _________ of them fitted him.[ ]

A. all

B. both

C. none

D. neither

题型:综合题

两点间的相对电平,等于该两点()电平之差。

A.功率

B.绝对

C.电压

D.相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