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文化经典阅读(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王曰:“礼,为旧君有服(1),何如斯可为服矣?”曰:“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今也为臣,谏则不行,言则不听,膏泽不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又极之于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里:此之谓寇雠,寇雠,何服之有!”(《孟子·离娄下》)

注:(1)有服:服丧。

(1)下面各项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故而去,则君搏执之”的意思是“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就把他捆绑起来”。

B.孟子用比喻的方式道出君王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臣子。

C.孟子用“寇雠,何服之有”这个反问句向齐宣王强调了应该向臣子让步的重要性。

D.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派人引导送他出国境,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叫三有礼。(2)下面选段孟子说的话与上面的文字在表现孟子思想上有何相通之处?请简析(3分)

孟子曰:“规矩,方员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孟子·离娄上》)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固定在绝缘小车上,左极板的电势高于右极板的电势,极板间距离为L,小车连同极板的总质量为M,小车在光滑的地平面上正以某一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质量m=M/3带有正电荷的滑块以跟小车大小相等的初速度从右极板开口处冲入极板间,滑块刚好没能够与左极板相碰(不计滑块与小车的摩擦力)

(1)若小车、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0,求系统电势能变化的最大值.

(2)若小车、滑块初速度大小未知,求滑块向左运动到最远处离出发点的位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有以下程序:  int f(int a)  { return a%2; }  main( )  { int s[8]={1,3,5,2,4,6},i,d=0;  for (i=0;f(s[i]);i++) d+=s[i];  printf("%d\n",d);  }  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9

B.11

C.19

D.21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怠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日:“欲速则不达。”孟子日:“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有种树者,树茂而果繁,他人莫及也。或问其术,则日:“吾无他巧,但识物性,辨土宜,培壅①有道,灌溉以时耳。凡人于初植者,恒朝夕审视,吾听其自然,若不以为意。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宋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②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

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立志苟坚,执事苟专,必不在一日增进,自矜功效也。百里为期,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事求有济,功贵其成,修业者其念之哉。

[注]①壅(yōng):用土壤或肥料培在植物根部。②芒芒:疲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驽马行弗间(缓慢)

B.他人莫也(比得上)

C.其子往视之(催促)

D.自功效也(夸耀)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力疲气竭思不学则殆

B.灌溉时耳策之不其道

C.凡人初植者胡不见我

D.苗槁矣此岳阳楼之大观也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植之既久,人已厌忘,吾则加勤焉。

②捷行九十里而止,不可谓已至。

小题4:作者为什么说“观此二者,则知修业之道矣”?(4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中,“厉”的意义是()

A.厉害

B.凶狠

C.恶鬼

D.通"癞"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EDI系统中,将用户格式的文件转为标准EDI格式的文件通常需要经过两个步骤:第一步将用户格式文件映射为______文件,第二步再将该映射生成的文件翻译为标准EDI格式文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