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题型:综合题

问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李鸿章的评价具有多元化,他即被誉为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亦被称为 * * 革命人民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维护者,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

材料一 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

1863年(同治2年)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学学馆于上海,是其创办洋务之始
1871年(同治10年)七月与曾国藩会奏陈兰彬选聪颖子弟赴美国留学
1872年(同治11年)六月授武英殿大学士,11月设轮船招商局
1880年(光绪6年)开始创设海军;设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9年(光绪15年)致函奕儇,详陈创建铁路本末,并提议兴建芦汉铁路
1894年(光绪20年)被赏戴了三眼花翎,因为黄海战败,又被拔去了三眼花翎
1895年(光绪21年)被授予全权大臣赴日议和,签订了《马关条约》
1898年(光绪24年)分别与德国、俄国签订胶州湾租借条约和旅顺、大连租借条约。
1901年(光绪27年)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同年病逝于北京。
材料二 李鸿章出仕为官时,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日衰决定了清政府不可能有平等的外交地位,只能是屈侮外交。对此,李鸿章一清二楚,……国力衰竭,非李鸿章一人所能左右,……必要时委屈将就忍小忿而图远谋,力保和局,减少因战争带来的损失,争取自强的时间与空间,这是李鸿章“和戎”的含义和出发点。

——方伟君:《试析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活动》

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由于要受到种种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即使是从良好的愿望出发,却不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而有人从某种卑劣的目的出发,却不自觉地为人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种“种瓜得豆”,即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不一致,有时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一生的重要历史活动时,既要看到其在当时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所发生的影响;又不能完全忽视该历史人物从事这些活动的主观动机。

——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论证“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创者与奠基人”。(6 分)

(2)根据材料二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就李鸿章“在外交上是一意主和的卖国贼”这一观点阐述你的看法。(9 分)

考点:东盟的成立和发展
题型:综合题

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田,底是250米,高是78米,共收小麦13650千克,这块麦田有多少公顷?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千克?

题型:综合题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食物,脘腹痞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脉滑。证属()

A.寒食泄泻

B.湿热泄泻

C.伤食泄泻

D.肝郁泄泻

E.脾虚泄泻

题型:综合题

为使压力容器能正常安全地运行,下列对其安全阀的要求,哪项是不正确的()?

A.结构紧凑,调节方便

B.动作灵敏可靠,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能自动跳开,排出气体

C.排气后能及时关闭,但不保持密封

题型:综合题

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于()年发布。

题型:综合题

我国额定电压1100kV、单相额定容量320Mvar的高压并联电抗器为世界首次研制。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