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5—7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①相望。敬则志尚恢博,好学,重节义然诺,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於人。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故授洹水尉。久之,除右补阙。

初,武后称制,天下颇流言,遂开告密罗织之路,兴大狱,诛将相大臣。至是,已革命,事益宁。敬则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既庶而富,遂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於攻战。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事汉祖,当荥阳、成皋间,粮饷穷,智勇困,未尝敢开一说,效一奇,唯进豪猾贪暴之人。及区宇适定,乃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高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治之乎?’帝默然。於是贾著《新语》,通定礼仪。此知变之善也。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则复道争功,拔剑击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者,先王之陈迹。祠祝毕,刍狗②捐;淳精流,糟粕弃。仁义尚尔,况其轻乎?”

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以老疾还政事,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出为郑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庐州。代还③,无淮南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卒年七十五。

【注】①仕宦之家门前所建用以表彰的建筑物。②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③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孝义世被旌显      被:受到     B.故可易之以宽简  易:代替

C.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  毁:诽谤     D. 祠祝毕,刍狗捐  捐:捐献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秦乃不然,淫虐滋甚      良乃入,具告沛公

B.向若高帝斥二子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晷漏之不保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以老疾还政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敬则家世代以孝义闻名,屡受表彰。他自己志向远大,品行高洁。高宗跟他谈话以后,非常欣赏他,尽管有人说他坏话,但高宗还是委以重任,先授洹水尉,后除右补阙。

B.朱敬则认为,李斯为相,严刑峻法,富国强兵,使秦国得以一统天下。但此后秦国没有及时调整国策,施行仁政,最终导致亡国,可见为政者需要审时度势,善于变通。

C.武后执政之初立足未稳,鼓励告密大施酷刑,朱敬则当时没有提出批评。在武后 * * 稳定之后,朱敬则便提出仁义诗书有时的确可以丢开,但有时却必须把它拿出来。

D.朱敬则为人正直,对张易之等 * * 佞权臣采取拒不合作的态度,受到世人的称赞。出任地方官,廉洁自律,不贪任何财物,回京时只有一匹马随行,家人甚至步走而从。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国社会主义医德原则确立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6年

C.1981年

D.1991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国远洋货轮“亚历山大号”满载货物从S港起航,途中遇飓风,货轮触礁,货物损失惨重,但尚未实际全损。货主向其投保的保险公司发出委付通知。在此情况下,该保险公司可以选择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A.必须接受委付

B.拒绝接受委付

C.先接受委付,然后撤回

D.不得接受委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者,女,33岁,每于经期头晕头痛,心悸失眠,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淡,苔薄白,脉虚细。中医辨证为:

A.肝火

B.血虚

C.肾阴虚

D.气血虚弱

E.血瘀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1943年,战争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了。英美盟军的战车抢摊登陆,苏联军队的进攻所向披靡,龟缩在柏林避弹室里的希特勒已成瓮中之鳖。随着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作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反击。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

请回答: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的重要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美英盟军抢摊登陆于何处?其作用是什么?

                                                                                          

(3)“苏联对日宣战”是根据哪一次会议的决定?“美军重拳出击”又指何事?

                                                                                               

(4)1943年亚洲与欧洲两个战场状况的共同点是什么?美苏两种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什么能共同作战?

                                                                                              

(5)“正义,终于又一次战胜了邪恶”二战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阴线和中阳线的波动范围是()。

A.0.5%左右

B.0.6-1.5%左右

C.1.6-3.5%左右

D.3.6%左右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