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郭嘉字奉孝,颖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荀)彧①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②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日:“真吾主也。”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大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日:“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态,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適③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日:“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苟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四·郭嘉传》)

「注」①荀彧:曹操的谋士。②太祖:曹操,其子曹丕称帝,追封其为魏大祖。③適:通“嫡”,古时候称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候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中月出于东山之上

B.于是遂去之  赵王于是遂造相如奉壁西人秦

C.以待其变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D.又从攻谭于南皮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郭嘉料事如神的一组是()

①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 ②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③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④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 ⑤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③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A.①②④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社会政治大动荡的时代,郭嘉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观察选择自己的“主公”。他先是北见袁绍,后来又投靠曹操,表现了郭嘉“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的择主原则。

B.郭嘉是由于荀或的推荐才得到曹操的赏识的,他擅长于分析时局形势以及各个政治军事集团内在的矛盾,有利于曹操在政治军事上的决策,从而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

C.“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是郭嘉在官渡之战后对是否乘胜追讨谭、尚作出的分析,这个看法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人性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事实证明了郭嘉料事的准确,最终使得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D.曹操在郭嘉去世后南下荆州,结果“于巴丘遇疾疫,烧船”,惨败后的曹操想起了这位年轻而又诡奇的谋士,也令人对郭嘉能够一瞥之下看出他人肺腑的惊世才能产生无限遐想。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主治水热互结证的方剂是 ( )

A.苓桂术甘汤

B.真武汤

C.猪苓汤

D.实脾散

E.五苓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退补电费影响均价增减=本月(本期)退补电费÷本月(本期)售电量。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臀位破膜后最易发生

A.前置胎盘
B.胎盘早剥
C.子宫破裂
D.胎膜早破
E.脐带脱垂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追求的是基金资产的长期增值。

A.成长型基金

B.收入型基金

C.平衡型基金

D.对冲基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各级纪委对贯彻落实《工作规划》负有主要责任,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