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李洪之,本名文通,恒农人。会永昌王仁随世祖南征,得元后姊妹二人。洪之以宗人潜相饷遗,结为兄弟,遂便如亲。颇得元后在南兄弟名字,乃改名洪之。及仁坐事诛,元后入宫,得幸于高宗,生显祖。元后临崩,昭太后问其亲,因言洪之为兄。与相诀经日,具条列南方诸兄珍之等,手以付洪之。遂号为显祖亲舅。太安中,珍之等兄弟至都,与洪之相见,叙元后平生故事,计长幼为昆季。

后为怀州刺史,征拜内都大官。河西羌胡领部落反叛,显祖亲征,命洪之与侍中、东郡王陆定总统诸军。舆驾至并州,诏洪之为河西都将讨山胡。皆保险拒战。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显祖嘉之,迁拜尚书外都大官。后为秦益二州刺史。至治,设禁 * * 之制,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轻重品格,各有条章。于是大飨州中豪杰长老,示之法制。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赤葩渴郎羌深居山谷,虽相羁縻,王人罕到。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示以军行之势,乃兴军临其境。山人惊骇。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众羌喜悦,求编课调,所入十倍于常。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而刻害之声闻于朝野。

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时高祖始建禄制,法禁严峻,司察所闻,无不穷纠。遂锁洪之赴京。高祖临太华,庭集群官,有司奏洪之受赃狼藉,又以酷暴。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节选自《魏书•李洪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夜密遣骑分部覆诸要路覆:埋伏

B.虽相羁縻,王人罕到 羁縻:笼络

C.洪之善御戎夷,颇有威惠御:治理

D.司察所闻,无不穷纠 纠:纠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手以付洪之B.①与洪之相见 ,

②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②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C.①所入十倍于常  D.①乃卧而引药

②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②人而徐趋,至而自谢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洪之“酷暴”的一组是

①有带刃行者,罪与劫同 ②有犯禁者,辄捉送州,宣告斩决

③洪之芟山为道,广十余步④洪之筑垒于石楼南白鸡原以对之

⑤其中枉见杀害者百数⑥洪之素非廉清,每多受纳

A.①②⑤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皇后本是永昌王拓跋仁的妃子,拓跋仁被诛杀后进宫做了文成帝的皇后,生下了显祖,其实李洪之并不是显祖的亲舅舅。

B.李洪之虽然为人酷暴,但他对赤葩渴郎羌却采用恩威并施的政策,各部的羌人很是高兴,纷纷要求编人户籍,缴纳租税。

C.李洪之平叛河西地区的羌胡部落,安抚赤葩渴郎羌部,为国出生入死,最后还是免不了被赐死,可见官场黑暗,伴君如伴虎。

D.李洪之临死时,沐浴换好衣服后,由看管他的士兵挟持着,围着家里的院子绕了好几圈,哭泣叹息了好久,才躺下服毒。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将悉欲进攻,洪之乃开以大信,听其复业,胡人遂降。

译文:

(2)洪之将数十骑至其里闾,抚其妻子,问所疾苦,因资遗之。

译文: 

(3)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

译文: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一些地区风能发电价格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的上涨。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 )。

A.“低碳经济”的内容
B.“低碳经济”现阶段的发展
C.“低碳”意味着节能
D.“低碳经济”面临的困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使用魔棒工具可生成浮动的选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______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调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在中性或酸性土壤中长期施用会导致酸化或酸度加重和土壤板结

A.窑灰钾肥

B.硫酸钾

C.草木灰

D.氯化钾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