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南阳樊英,少有学行,名著海内,隐于壶山之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赐策书征之,不赴。是岁,帝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英固辞疾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疾不肯起;强舆入殿,犹不能屈。帝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其后帝乃为英设坛,令公车令导,尚书奉引,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英辞位不受,有诏譬旨,勿听。

英初被诏命,众皆以为必不降志。南郡王逸素与英善,因与其书,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英顺逸议而至。及后应对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河南张楷与英俱征,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民也。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王者举逸民,扬仄陋,固为其有益于国家,非以徇世俗之耳目也。是故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礼以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访之,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实不务其名也。

荀子曰:“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木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木,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或者人主耻不能致乃至诱之以高位胁之以严刑使彼诚君子邪则位非所贪刑非所畏终不可得而致也可致者皆贪位畏刑之人也乌足贵哉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十一》,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固辞疾笃坚决

B.强舆入殿,犹不能屈本义为“车”,这里指用轿子抬

C.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处理

D.务其实不务其名也追求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②今人主有能明其德,则天下归之

B.①怒万乘之主②若蝉之归明火也

C.①英顺逸议而至②而子始以不訾之身

D.①诏以为光禄大夫②故深藏以避之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皇帝诚心征召樊英的一组是   (3分)

①乃为英设坛                           ②多引古譬谕,劝使就聘

③赐告归,令在所送谷,以岁时致牛酒     ④复以策书、玄纁,备礼征英

⑤举贤良、方正、有道                   ⑥赐几、杖,待以师傅之礼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一再征召樊英,任命他在朝廷担任官职,但樊英多次以重病为由推辞。

B.素与樊英要好的王逸写信劝他应征,还引用了很多古人的事例开导他,樊英听从了王逸的建议赴京应召。

C.樊英在应对皇上提问时,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谋略。与他同时被征召的张楷毫不留情当面指责他进退失据。

D.司马光指责张楷名不副实,认为张楷道德不足以尊主,智能不足以庇民,并且脾气特别大。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同一高度将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三球(       )

A.运动时间相同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D.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六不准”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もともとがんこな人だったが、年を取ると以前にも()がんこになった。

A.ますます

B.さらに

C.まして

D.いっそ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焊丝中含碳量太高,易引起飞溅和气孔。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晨昏线上()

A.时刻相同

B.日期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