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魏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太史公曰: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薄:瞧不起

B.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尚:奉承

C.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破:揭穿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坐:因为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君因谓武侯曰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C.然行之于楚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刻暴少恩亡其躯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起利欲熏心,热切追求功名,为谋求担任鲁将而率兵击齐,竟不择手段,杀死妻子,用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

B.吴起为将,与士兵同甘共苦,关心士兵,甚至亲自为生了毒疮的士兵吸吮脓液,因而士兵甘为其用,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C.吴起在魏为将时,遭魏相忌恨,魏相用仆人计策,在武侯面前进谗言,然后又让公主当面斥责吴起,吴起于是离魏而入楚。

D.司马迁记载了吴起为将为相时的功绩,表现了吴起的政治与军事才干,同时不隐其恶,也展现了他狠毒暴戾、不施仁德的一面。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9分)

(1)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3分)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学校组织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分,满分为100分,张老师的得分情况如下:领导平均分给分80分,教师平均给分76分,学生平给分90分,家长平均给分84分,如果按照1:2:4:1的权重进行计算,张老师的综合评分应为(    )。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乾隆九年议复,允许每县召一总商,承充开采(铜矿),如矿山分散,允许每山召一商,“倘资本无多,听其伙充承办”。乾隆十一年有奏报称,“招商承开矿山,资本无多者,原准其纠合伙伴同充,……总期多得矿砂,以资鼓铸而尽地利”。这说明(  )

A.清朝加强了对采矿业的控制

B.清代出现了股份制经营方式

C.采矿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清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试述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对其强度、变形、导热、表观密度和耐久性等性能的影响?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林黛玉听《牡丹亭》的引文,最终达到心痴神迷的地步,这种共鸣是因为______

A.思想观点相同
B.生活经历相近
C.爱情遭遇相同
D.审美趣味相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特征的是()

A.患者体内有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自身致敏淋巴细胞

B.组织损伤范围取决于自身抗原分布格局

C.常反复发作,慢性迁延

D.有遗传倾向

E.与年龄、性别无关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