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  

国渊字子尼,乐安盖人也。太祖辟为司空掾属。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捐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太祖征关中,以渊为居府长史。田银、苏伯反河间,银等既破,后有余党,皆应伏法。源以为非首恶,请不行刑。太祖从之,赖渊得生者千余人。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乃渊上首级,如其实数。太祖问其故,渊曰:“夫征讨外寇,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工,且示民听也。河间在封域之内,银等叛逆,虽克捷有功,渊窃耻之。”太祖大悦,迁魏郡太守。  

时有投书诽谤者,太祖疾之,欲必知其主。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渊敕功曹曰:“此郡既大,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学未及,《二京赋》,博物主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使作笺,比方其书,与投书人同手。收摄案问,具得情理。迁太守仆,居列卿位,布衣蔬菜,禄赐散之旧故宗族。恭俭自守,卒官。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使渊典其事典:主管  

B.渊屡陈捐益捐:舍弃  

C.百姓竞劝乐业劝:劝勉  

D.其简开解年少简:简朴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B.多其斩获之数者,欲以大武功  

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C.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既其出,则或咎欲出者  

D.今在都辇,而少学问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说明国渊“恭俭自守”的一组是(    ) (3分)  

①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②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  

③及渊上首级,如其实数             ④渊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  

⑤收摄案问,具得情理               ⑥居列卿位,布衣蔬食  

A.①②④

B.①⑧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国渊为太祖兴办屯田,从屯田项目的确定,民众、官吏的安置,到官员政绩的评定等,都恪尽职守。仅五年,就成绩斐然,颇受百姓欢迎。  

B.国渊决狱断刑公平宽恕。在处理田银、苏伯等反贼的余党时,国渊劝谏太祖因人量刑,对其余党从轻发落,终使一千多人得以活命。  

C.国渊据实上报斩杀捕获贼兵的数量。他认为,过去的奏报常常“以一为 十” ,夸太战绩,这是弄虚作假的做法。对此,他感到十分羞耻。  

D.国渊在审理匿名信案件时,机智缜密。他并不太张旗鼓,而是先暗中寻找能读解《二京赋》的人,然后套取笔迹,最后根据笔迹捕获写信人。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意大利著名的雕刻家兼画家米开朗其罗曾完成了一件旷世杰作“大卫像”。但是据说雕刻大卫像所用的这块大理石,曾被多位雕刻家批评得一无是处,有些人认为这块大理石采凿得不好,有些人嫌它的纹路不够美,用它绝对雕不出好的艺术品,总之它被批评为一块不受人赏识的普通石头。但是,当米开朗其罗以独特的眼光,和这块人人都认为无用的大理石相遇后,它就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卫像”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还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ZA-312型大钩弹簧工作行程是()。

A、115mm

B、140mm

C、103mm

D、183mm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国道以字母“G”打头,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用英文字母小写“i”作为标志。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于粒细胞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粒细胞的发育阶段而划分

B.划分为分裂池、成熟池、边缘池、贮备池、循环池

C.白细胞计数时所得的白细胞值是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粒细胞数

D.总血液粒细胞池包括循环池和边缘池

E.边缘池及循环池的粒细胞之间可以互相换位,并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患儿,男性,5岁。患者就诊于夏季,1周前鼻旁起皮疹,瘙痒,搔破流黄水,渐渐发展到口周、面颊,口干喜冷饮,尿短赤。检查示面部散在多处湿润而潮红的糜烂疮面,上有蜜黄色结痂,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辨证属于()

A.暑湿热蕴证

B.脾虚湿蕴证

C.胎火湿热证

D.心火上炎证

E.肺胃风热证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