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常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完成的是 A.Na B.Mg C.Ag

题型:选择题

问题:

下列金属的冶炼中,通常是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来完成的是

A.Na

B.Mg

C.Ag

D.Fe

考点:光导纤维新型材料(新型陶瓷、单晶硅等)塑料、纤维、橡胶复合材料
题型:选择题

儒家道统:专制皇权的制衡力量

(王思睿)

  以往,人们常常把专制主义与“封建社会”和“孔孟之道”联系在一起。现在,历史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原则本是两种不相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而专制主义和孔孟之道的关系,尚待进一步澄清。

  首先,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儒学,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孔孟之道”,诸如“君臣友道”之类的观念已经消失了踪迹。其次,儒学也并非专制主义的主要思想资源。有人认为,法家在缔造中国专制主义传统的过程中,其作用绝不亚于儒家。儒家作用不过是替法家冷酷无情的专制主义“缘饰”而已,所以自古至今一直有“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的说法。最后,即使是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对于皇权专制主义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汉代儒家竭力把儒学准宗教化。它以渲染“天人感应”“灾异之变”的方式,来节制皇帝的行为。董仲舒说:“刑罚不中则生邪气……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孽生矣。”人君的“貌、言、视、听、思”五种行动如有不当,就会引起五行的变化和四季的失常。这些言论用“天”来警示和恐吓人君,对肆无忌惮的皇权多少有一点威慑性。

  韩愈、二程、朱熹等人开创的宋明理学或称道学,演绎出一个“尧以是传之舜,……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以后又经韩愈、朱熹传之后世的儒家“道统”。道统首先是思想学术的统系和精粹,认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所表达的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把“道统”从“政统”“皇统”中独立出来甚至凌驾于后者之上,就可以用“圣人之言”来拒绝和匡正当朝执权柄者的悖谬之言、随意之政。道统也体现为古来贤君良臣面对各种情形时的行为举止,构成一种政治典范和道德楷模,即使贵为天子也必须从小学习和终生遵循。

  一方面用“天命”来恐吓“人君”,一方面用“道统”来干预“政统”,儒学和儒士对于皇权专制主义构成一种事实上的制衡力量。如果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理解,就不好说儒学思想纯粹是专制主义的工具。

1.下列各项所述内容不属于作者用来澄清“专制主义与孔孟之道关系”的一项是 [ ]

A.专制主义与封建主义原本是两种不相容的政治理念和制度。

B.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对于皇权专制主义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C.在缔造中国专制主义传统的过程中,法家的作用不亚于儒家。

D.汉武帝以前的“孔孟之道”包含诸如“君臣友道”之类的观念。

2.对文中关于“儒家道统”的说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道统”相对独立、甚至凌驾于“政统”“皇统”,起到了一定的权力制衡作用。

B.“道统”作为一种政治典范,是古来贤君良臣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时所遵循的行为指南。

C.宋明理学认为“儒家道统”源自尧舜,历经孔孟等人,由韩愈、朱熹传之后世。

D.“儒家道统”是儒家思想学术的统系和精粹,它认为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3.根据文中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表法里”或“阳儒阴法”,实际上证明了法家是专制主义的思想资源,而儒家不是。

B.汉代儒家认为,五行的变化和四季的失常,都是由人君的行动不当而引起的。

C.为防止执政时有悖谬之言和随意之政,古代天子需从小学习和终生遵循儒家道统。 

D.“天人感应”“灾异之变”之说,起到了节制皇帝行为、威慑皇权的重要作用。

题型:选择题

As the proverb ____, an enemy in disguise is a wolf in sheep’s ____.

A.runs; dress

B.says; clothes

C.speaks; cloth

D.goes; clothing

题型:选择题

男,42岁,劳累后右髋骨轻微酸痛1年余,加重半个月,X线片发现右股骨颈及粗隆间膨胀性改变,中央透亮,边缘有硬化带,无骨折,考虑为骨囊肿,采取以下哪项措施()

A.截肢+化学治疗

B.化疗治疗+免疫治疗

C.中药治疗

D.病灶刮除并植骨

E.病段切除+人工假体移植

题型:选择题

汽车采用拖挂和半拖挂车是减少汽车的油耗量的措施之一。

题型:选择题

在幼儿园,老师必须像妈妈那样温柔______:能给哭泣的孩子拥抱,不计较眼泪鼻涕;会处理孩子的呕吐物、大小便,不觉得______;可以像演员一样能歌善舞,不管年龄多大,都能______小兔蹦蹦跳,能学小鸭嘎嘎叫,______,她得是“万能”的。

A.忍耐
难受
扮演
由此可知
B.忍受
可恶
成为
无论如何
C.耐心
恶心
装成
总而言之
D.容忍
讨厌
变成
众所周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