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选自《琵琶行》

小题1: 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明年秋,送客盆浦口明年:第二年

B.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原来(是)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弹:畅快地弹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铮铮然有京都声 / 苏子愀然 (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 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委身为贾人妇。

B.转徙于江湖间。

C.歌以赠之。

D.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小题4: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段文言文是对《琵琶行》这首诗歌的创作缘由作了简要的说明。

B.创作缘由不仅是因为送客时听到了美妙的琵琶声,而且更因为琵琶语触动了诗人情

怀。

C.诗人被贬江洲一直都很郁闷,不遇之情耿耿于怀,遇到老朋友琵琶女后得以解脱。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被排挤的悲苦心情,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office, the meeting ______.

A.had begun

B.began

C.was beginning

D.would begin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①的营养级比种群②的营养级高

C.种群②所含的能量比种群①所含的能量高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中学生小王经常帮助一位残疾的孤身老人,有时还把自己的零花钱省下来买食品送给老人。对此,下列同学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甲认为小王很傻,救济老人不是我们的义务,白花钱

B.乙很赞同小王的行为,认为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责无旁贷

C.丙认为小王多管闲事,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学生最重要的职责是学习 

D.丁肯定小王的做法,但认为赡养、扶助孤身老人是政府的事,我们没必要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关于发育呈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论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该过程既有量变又有质变

B.各发育阶段顺序衔接,发育快的可以跳跃

C.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打基础

D.前一阶段发育受到障碍,可对后一阶段产生不良影响

E.各发育阶段有各自的特点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可以从这个位置直接驶入高速公路行车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