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五题。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关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如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节选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作者举“推敲”为例,要说明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B.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C.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所称赏的那么恰当。

D.究竟“推”、“敲”哪一个恰当,只有贾岛自己知道。

考点:在职联考GCT(语文)工程硕士(GCT)语文
题型:单项选择题

税源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有()

A.反映企业经营的内容、过程和成果

B.反映企业税金缴纳情况

C.建立基本逻辑关系

D.建立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联系

题型:单项选择题

()信道指示一个子帧中控制域所使用的OFDM符号个数。

题型:单项选择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于发现她所服务的学校中有许多父母长期在外省打工的“留守儿童”,因而设计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计划。根据“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的原则,小于选择的介入行动应包括()。

A.促进学校、家庭关注“留守儿童”的三餐饮食营养

B.通过沟通技巧训练以提高“留守儿童”人际交往能力

C.鼓励并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以增强自立能力

D.组织“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亲子互助活动以维护亲情

E.为“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者开办有关儿童生理、心理知识讲座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外伤性肾挫伤做肾动脉栓塞止血,通常选用的栓塞物质是()

A.碘化油

B.PVA

C.无水乙醇

D.明胶海绵

E.金属弹簧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线路大修的目的在于消灭由于列车通过而积累下来的一切永久变形,使大修后的线路质量基本恢复到原有标准。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