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行原以上,距陆而止,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 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

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至于泽畔,方将杖拏而引其船,顾见孔子,还乡而立。孔子反走,再拜而进。

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绪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谓,窃待于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学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学,以至于今,六十九岁矣,无所得闻至教,敢不虚心!”

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节选自《庄子·渔父》)

小题1:下列对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仁义身:亲自

B.顾见孔子,还而立乡:故乡

C.孔氏者何也治:研习

D.人忧其事,乃无所陵:侵扰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休坐杏坛之上胡为惶惶欲何之

B.行原上,距陆而止去六月息者也

C.圣人与如土石何

D.下求之幽武置大窖中小题3:对加点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B.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C.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D.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

(2)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

考点:文言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接听电话时,如果环境很吵,不恰当的态度是()。

A.大声叫喊接听

B.迅速变换接电话地点

C.询问对方能否换个时间再打来

D.先挂机后,换个地点主动给对方回播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我国《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上市公司承诺其股票明年将分红5元,以后每年的分红将按5%的速度逐年递增,假设王先生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为15%,那么王先生最多会以()的价格购买该公司的股票。

A.30元

B.40元

C.50元

D.60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应当被认定为( )

A.可撤销合同
B.无效合同
C.效力待定合同
D.违约合同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如果你在班组成员取得成绩的时候表扬他们,将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加剧班组凝聚力。在()场合可以赞扬班组员工。

A.私下里

B.会议上

C.工作场场合,包括在其他班组面前或在上级领导面前等

D.以上场合都可以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