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以下各题。


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网络语言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有别于中国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普及和在社会中传播。
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首先在于它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风趣、戏谑调侃的语态出没于传统媒体,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语言的交流过程和在对传统媒体的阅读过程中,人们有一种追求新奇的心理预期。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将汉字中的词语信手拈来,随意改造,或是与一些英文字母和网络符号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新词表新意或新词表旧意的极富个性色彩的新词汇。这些伴随着社会新事物,极具原始生命力的网络新词汇一经出现,即因符合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而迅速被反映到传统媒体上。
网络语言进入传统媒体,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使传统媒体进行语言表述时,在话语的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近年来,许多主流媒体都在互联网上开辟了自己的网站,并设立读者在线交流的论坛,这种纸质媒体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做法促进了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传统媒体每每报道重大事件,常在论坛上激起较大的反响,网民也是读者们在论坛上就各种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这种深入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传统媒体因此也经常将一些有见地的发言经过编辑加工后发表,虽经编辑的删编和整合,但来自网上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在传统媒体上或多或少地留下清晰的痕迹。
当然,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必须建立在传统规范语言的基础之上,网络语言在传承规范语言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传统语言做出适度偏离,这种偏离有时是对传统语言改造后的推陈出新。
千百年来,语言一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网络语言对传统媒体形成影响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使媒体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简洁而新鲜。一般来说,传统媒体注重对规范语言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而网络语言则强调对规范语言的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继承和偏离的相互交融会使一些精辟的网络语言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传统媒体,并在媒体的表达中与规范的主流语言并存。

下列哪些不属于“网络语言”的特点( )。

A.轻松活泼,幽默风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B.新词表新意或新词表旧意满足了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预期

C.拓宽了传统媒体在语言选择上的自由度

D.用专业性的名词术语来表达,意义深刻

考点:地方公务员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上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题型:单项选择题

演出公司甲举行演唱会,聘请歌手乙演出节目,乙演唱了丙创作且已发表的歌曲。对此,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乙应当取得丙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B.甲应当取得丙的许可,并支付报酬

C.可以不经丙许可,但是应当由乙向丙支付报酬

D.可以不经丙许可,但是应当由甲向丙支付报酬

题型:单项选择题

具有散瘀消痈功效的药物是

A.大蓟
B.地榆
C.槐花
D.白茅根
E.侧柏叶

题型:单项选择题

有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k As Integer,m As Integer   Dim op As Integer   k=4:m=1   op:PPC(k,m):Print op;   op:PPC(k,m):Print op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PPC(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Static m As Integer,i As Integer   m=0:i=2   i=i+m+1   m=i+a+b   PPC=m  End Function  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A.4 6

B.6 6

C.8 8

D.10 12

题型:单项选择题

省联社资金中心管理、使用全省农村信用社清算备付金,监测清算头寸状况,做好清算资金的调拨和使用,对全省农村信用社超过()的大额资金往账业务进行头寸确认。

A.1000万元

B.2000万元

C.1亿元

D.5000万元

题型:单项选择题

材料一:王安石解释说:取息是不得已的,“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

——转引自叶坦:《大变法》

材料二:1871年1月,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4月颁布宪法,君主立宪政体确立。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民主成份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帝国国会不是一个“假国会”,虽然 * * 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是如果他们没有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无法执政,因为国会享有立法权。……俾斯麦推行过迫害社会民主党的《反社会主义法》,但同时,社会民主党的领袖仍然可以在国会慷慨激昂地声讨俾斯麦的进攻。……另外,德意志帝国还存在着新闻自由。……1908年,国会又通过了《帝国结社法》。

——摘自景德祥《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

材料三:1906年底,孙中山着眼于中国的实际国情,设计出“五权宪法”:“因为要通过考试制度来挑选国家人才。我期望能根据这种办法,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人才,使优秀人才掌管国务……单纯通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方法,就往往会使那些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以占有其地位,而那些无口才但有学问思想的人却被闲置。

至于纠察制度,是除了要监督议会外,还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并解决今天共和政治的不足处……从正理上说,裁判人民的司法权独立,裁判官吏的纠察权反而隶属于其他机关之下,这是不恰当的。“

──孙中山著《与该鲁学尼等的谈话》

材料四:1990年,东欧开始发生剧变;1991年,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到年底也瓦解了。美国一些“战略家”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一时间,“中国崩溃论”甚嚣尘上。

——钟之成《为了世界更美好---江 * * 出访纪实》

1991年4月20日某重要杂志发表《改革开放可以不问姓“社”姓“资”吗》一文,说:“不问姓‘社’姓‘资’,必然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葬送社会主义事业。”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孙中山“五权宪法”的理论来源是什么?根据材料三,说明孙中山为什么要增设“考试权”和“纠察权”。它给我们有何启示?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