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题。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4题。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地位而言。他们把杜甫视为“集大成”者,认为他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称为“诗圣”,这突出了杜诗的道德含义(郭沫若称其为“诗中圣哲”也是此意),符合杜诗中的儒学内涵。
“诗圣”的名号,使得杜诗所确立的“忧国忧民”思想逐渐成为了主流理论。不管你是否赞成,但都不能不承认诗歌写作应该反映现实和关注国家与人民命运。南宋诗人就说:“忧时本是诗人职,莫怪吟中感慨多。”这是赞成诗人应该忧国忧民的。也有不赞成的,明代的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提倡个性解放,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他在《显灵宫集诸公以麻城山林为韵》中说“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爱民成儿戏”,仔细咀嚼诗意,可见袁氏虽然不赞成此说,但还是把“忧国忧民”看作当时诗歌创作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原则。这些都说明对后世人士影响之深。
诗歌创作乃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日常功课之一,古代学子平常接触最多当属杜诗。因为杜诗中规矩井然,所以,如应酬中大量运用的律体诗,当以杜甫写得最好,很少率意之作。科举考试中用的试贴诗可以模仿杜集中的“五排”(杜甫以后,很少再有人写出像杜甫这样多的高质量的“五排”了)。对杜诗的广泛的模仿从宋代就开始了。书商为了满足这个社会需求,还把杜诗分类编排,给模仿者以便利。这样,杜诗中的思想感情必然会从阅读的渠道渗入到士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因此,杜诗中对后世文人士大夫性格的塑造产生影响绝不是夸诞之词。
中国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思想感情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施之于今日的教育之中,也当有积极的意义。

对文章第二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新诗日日千余言,诗中无一忧民字”中可以看出袁宏道不同意诗人应有“忧国忧民”的责任感。

B.南宋诗人大多数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是诗人职分的原则。

C.“自从老杜得诗名,忧国忧民成儿戏”这句诗表明袁宏道认为杜甫以后诗歌多为儿戏之作。

D.明代大多数诗人在诗歌创作中仍遵循“忧国忧民”的原则,袁宏道认为这也是事实。

考点:在职联考GCT(语文)工程硕士(GCT)语文85
题型:单项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与其他国家的同类系统不同,瑞典的“网络防务”体系是以因特网为________,而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军事网络。

(2)为了确保新版文艺频道有个强势开头,也为了维护中央电视台自身的形象,央视领导决定推迟改版计划________。

(3)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__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无形中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依附 出笼 不但/也

B、依托 出笼 既/又

C、依附 出台 既/又

D、依托 出台 不但/也

题型:单项选择题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病人,为避免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因受压而变形。患肢不能负重时间是()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不能采用挖坑法测定厚度的结构层有( )。

A.级配碎石过渡层

B.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C.水泥混凝土路面板

D.沥青混凝土面层

题型:单项选择题

奎宁,奎尼丁等含氧奎啉类生物碱的特征反应

A.发烟硝酸反应显黄色

B.药物酸性水溶液加稍过量溴水呈绿色

C.甲醛硫酸试液显紫堇色

D.钼硫酸试液显紫色→蓝色→棕绿色

E.双缩脲反应呈蓝色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人文素质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