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粗过滤器应装在哪个部位?A.新风段 B.回风段 C.新回风混合

题型:单项选择题

问题: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的粗过滤器应装在哪个部位?

A.新风段

B.回风段

C.新回风混合段

D.出风段

考点:二级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题库
题型:单项选择题

在固定格式电报中的其它情报/补充资料编组中出现“E/”时,后接内容应当为()。

A.航空器的搭载人员数量

B.航空器救生设备配置情况

C.航空器所具有的续航能力

D.航空器前往备降机场的最后决断时间

题型:单项选择题

下面关于光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频带很宽

B.误码率很低

C.不受电磁干扰

D.容易维护和维修

题型:单项选择题

次级群体

题型:单项选择题

(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从1996年到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5.56%,其中有5个年份达到了6%。2004~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5%。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收入为1)1986年是1.86,2000年是2.79,2007年是3.33,目前占总人口近2/3的农村居民购买了全国约1/3的消费品。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力争农民人均收入2020年比2008年翻一番。意味着在今后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达到5.95%。所以,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的目标难度是很大的,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倍努力,扎实工作,毫不动摇地把促进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基本情况是什么( )

A.增长势头良好

B.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大

C.年均增长不平衡

D.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很小

题型: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西湖雨夜

苏轼咏西湖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早已脍炙人口。古人所作西湖游记,写雨者亦殊多,然大半为雨朝;雨夕,鲜有写其雨夜者。一九五六年,我于西湖作三日游。一日下午突布云幔,满城皆暗,未几,雨脚东来,若轻纱,若薄雾,罩西子于帘幕之中。但见南北高峰,憧憧浮动;白苏二堤,隐漾若无。少顷雨急,则孤山、湖心亭一带,草痕树影全模糊了。斯时方觉西湖雨景之美,全在清濛淡雅之间。若以拟人法喻之,西湖恰似十七八岁女儿家于幕后含颦,大可人也。

此次来杭,正值中雨,蛰伏旅馆中半日,颇感局促。入夜,杭城友人L君邀约夜游,遂擎一雨伞出。时雨阵方敛,转为潇潇,步行至湖滨公园。觅一石凳坐憩。面对雨夜西湖,默不作声,惟闻雨滴击伞,噗噗作响。

西湖雨夜,别有一番雅致。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然沿湖半圈灯火,交烁明灭,望似星城。比我往年所写诗句“夜雨秋灯青似萤”,更为壮观了。

又过片刻,雨声渐息,周匝天地,绝不似有人迹者。我不免笑问L君:“你不觉得太清静了吗”

L君默默良久,方才答道:“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一个“无声胜有声”!灵机一动,我很快凑成四句:“无声有声,夜雨秋灯。心随何往,数点青萤。”自以为有些哲理意味,当然不敢说是得了禅机。

对文中画线的“湖山楼阁,仿佛被天公泼墨染却,一派漆黑,更不能辨其轮廓”一句所用修辞手法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本句以泼墨山水为喻,形象地写出了雨夜湖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的景象。

B.湖面的漆黑,与沿湖灯火相映衬,更显出雨夜西湖景色别有一番雅致。

C.连湖山楼阁的轮廓都辨不出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雨夜西湖天色之黑。

D.“天公泼墨”的拟人手法,给雨夜的西湖更增加了一些神秘感。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