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

题型:材料分析题

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华商报》王志安的一篇文章《气候贫困人口的中国挑战》中谈道:“我国的贫困带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东部地区的孤岛贫困带,包括东北边境,山东、河南一带的革命老区;第二个是黑河-腾冲线贫困带,这条中间线的两侧,多数都是高原和高山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贫困地区所在的区域;第三个就是西部沙漠和高原酷寒地区。”

材料二:黑河(黑龙江)—腾冲(云南)线(如图1所示)是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和自然地理分界线(基本上和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材料三:黑河-腾冲线两侧人口与面积比重图(图2)。

(1)分析黑河—腾冲线贫困带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的甲、乙两图,表示面积比例的是________图,表示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图;图中字母表示东南部人口比例的是________,表示西北部面积所占比重的是________。

(3)图1所反映出的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中国地理概况
题型:材料分析题

有挥发性的萜类是

A.单萜
B.二萜
C.三萜
D.四萜
E.多萜

题型:材料分析题

下列关于宪法分类的提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是由英国宪法学者戴雪最早提出的宪法分类

B.凡是以文字或者文件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宪法就是成文宪法

C.1889年的日本明治宪法和1830年的法国宪法都是钦定宪法

D.英国的不成文宪法是由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宪法判例和宪法惯例构成的

题型:材料分析题

()养老护理员为特殊老人行清洁口腔操作时,镊子只能夹取治疗碗内的无菌棉球,绞干棉球时弯血管钳在上方夹紧棉球协助绞干,始终保持镊子在下,弯血管钳在上的原则。

题型: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太湖石记

白居易

        ①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我独知之。昔故友李生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诚哉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②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③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④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⑤石有大小,其数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阴。曰“牛氏石甲之上”、“丙之中”、“乙之下”。噫!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欲使将来与我同好者,睹斯石,览斯文,知公嗜石之自。

        ⑥会昌三年(37)五月丁丑记。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人,皆有所嗜                达:通达

B.石无文无声,无无味              臭:气味

C.罗浮、天竺之次焉                族:门徒,徒弟

D.或海隅,或沦湖底                委:抛弃、舍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此其所以为公适意用也。                师道不传也久矣吾

B.其数四等,甲、乙、丙、丁品之          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C.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至                  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得之。

D.游息之时,石为伍。             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

3.请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条概括白居易在文章中启示我们鉴赏太湖石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是石也,千百载后散在天壤之内,转徙隐见,谁复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分析题

砖薄壳多用作屋盖,跨度有()种。

A.2

B.3

C.4

D.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