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龙洞山记

(元)张养浩

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日定心饮。

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

(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

注:①胜国:前朝。②劣:仅仅,才。③磬折:弯腰。④较然:明显的样子。⑤吊:悲伤。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所导火灭     会:适逢

B.意其穴竟于是意:料想

C.亦阳慑为殆慑:害怕

D.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虞:欺骗小题2:下列四组中,全都间接表现龙洞艰险的一组是(  )

①是中极暗 ②烟郁勃满洞中 ③心骇乱恐甚 ④如是,仅里所 ⑤有泣者,恚者,诟者 ⑥喜幸生手其额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

B.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

C.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

D.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小题4: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焉,若高阔可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在骨折愈合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增加软骨内化骨范围

B.手法复位可反复多次,力争达到解剖复位标准

C.只有骨折对线良好,骨折段间即便有软组织嵌入也不会影响骨折愈合

D.骨折部剪力的存在可促进骨痂的生长

E.在临床上应防止产生较大的血肿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放散管的安装要求有哪些?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企业应加强对厂内机动车的安全管理,厂内机动车辆应逐辆建立安全技术管理档案,其内容可不包括( )。

A.车辆驾驶员简况

B.使用、维护、修理、自检和车辆事故记录

C.安全技术检验报告

D.车辆出厂的技术文件和产品合格证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我国对涉外民用航空器的物权问题的相关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民用航空器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适用民事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B.民用航空器的抵押权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C.民用航空器的优先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D.民用航空器的抵押权适用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国法律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简述亚急性联合变性的诊断要点。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