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副榜贡生,充官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副榜贡生,充官学教习。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奉檄巡河,日夜坐卧舟中,与兵役同劳苦,俾不得通盗,河盗敛戢。署四会县,地瘠盗炽。衡团练壮丁,连村自保。诇捕会匪,焚其籍,以安反侧,只治渠魁,众乃定。调署博罗,城中故设征粮店数家。乡又设十站民以为累衡至即除之。俗多自戕,里豪蠹役杂持之,害滋甚。衡释诬滥,严惩主使,锢习一清。道光三年,授四川垫江,俗轻生亦如博罗。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获匪初犯者,曰:“饥寒迫尔。”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匪辄感泣改行。

调署梁山,处万山中,去水道远,岁苦旱。衡相地修塘堰,以时蓄泄,为永久之计。捐田建屋,养孤贫,岁得谷数百石,上官下其法通省仿行。寻调巴县。为重庆府附郭,号难治。白役七千余人,倚食衙前。衡至,役皆无所得食,散为民,存百余人,备使令而已。岁歉,衡谓济荒之法,聚不如散,命各归各保,以便赈恤。是年虽饥不害。

衡尝谓律意忠厚,本之为治,求达爱民之心。然爱民必先去其病民者,故恒寓宽于严。官民之阻隔,皆缘丁胥表里为 * * 。有诉讼,坐堂受牍,亲书牒令原告交里正,转摄所讼之人,到即讯结。非重狱,不遣隶勾摄;即遣,必注隶之姓名齿貌于签。又令互相保结,设连坐法,蠹役无所施技。性素严,临讼辄霁颜,俾得通其情,抶不过十,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尝访延士绅,周知地方利害,次第举革。待丞、尉、营弁必和衷,时周其乏,缓急可相倚。城乡立义学,公余亲课之。为治大要以恤贫保富、正人心、端士习为主。总督戴三锡巡川东,其旁邑民诉冤者皆乞付刘青天决之,语上闻。

擢绵州直隶州知州,宣宗召对,嘉其公勤。每语人曰:“牧令亲民,随事可尽吾心;太守渐远民,安静率属而已,不如州县之得一意民事也。”然衡所在属吏化之无厉民者。后擢河南开归陈许道,未几,病。久之,病不愈,遂乞归。数年始卒。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皆请祀之名宦祠。

衡所著书,皆阅历有得之言,当世论治者,与汪辉祖学治臆说诸书同奉为圭臬。

(选自《清史稿》,有删改)

[注] ①渠魁:古代称敌对方的首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发:派遣

B.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谕:明白

C.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宥:惩罚

D.惟于豪猾则痛惩不稍贷贷:宽恕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四川垫江任职时,刘衡对于初次犯罪的人,会以他们是受饥寒逼迫为由予以释放,并资助钱财让其谋生,这些人很感激刘衡。

B.在山东梁山任职时,刘衡捐出田地建造房屋,抚养孤儿,救助贫民,每年收获谷物几百石,上级推广他的办法让全省仿照执行。

C.有了诉讼案件,刘衡亲自书写公告受理,诉讼人到来之后立即审讯结案。又针对百姓设置了连坐之法,避免他们施展邪恶手段。

D.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的百姓请求把刘衡的名字记入官员的祠堂里祭祀。刘衡的著述书籍与汪辉祖的书籍被时人当成准则。

考点: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1、《桃花源记》一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2、《长歌行》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的句子是:                                                     

3、古今中外有许多描写战争的诗句,试写出一句: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某新开业的商场为吸引商户进驻,在招商广告中表示对前100名入驻的商户,商场将柜台租金的5%作为折扣退还给他们,并承诺办理完整的财务手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场的行为构成行贿

B.商场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C.商场的行为构成限制竞争

D.商场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下列事实:①汽油挥发,质量减少;②红磷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增加;③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铜的总质量;④粗盐提纯后,质量变小.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信言的意思是()

A.真实之言

B.诚信之言

C.信仰之言

D.言而有信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根据干扰理论,产生遗忘的干扰主要有()、()。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