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橡皮塞塞紧饮料瓶,并用打气筒向饮料瓶内打气,装置如图所示。当压强增大到一

题型:选择题

问题:

某同学用橡皮塞塞紧饮料瓶,并用打气筒向饮料瓶内打气,装置如图所示。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橡皮塞冲出,发现饮料瓶内壁中有水蒸气凝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饮料瓶中气体(   )

A.体积增大,压强减小

B.动能增大,温度升高
C.对外做功,温度降低
D.质量减少,温度降低

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材料二 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

    

图片一:《恭祝中华民国万岁》             图片二 《共和》

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4分)

(2)图片一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2分)。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4分)

(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2分)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来讲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分)

题型:选择题

“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题型:选择题

( )砖大面有孔,孔多而小,孔洞垂直于大面,孔洞率在15%以上。

A.烧结普通
B.烧结多孔
C.烧结空心
D.蒸养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题型:选择题

在不同地域范围间,对“物”进行空间位移,以改变“物”的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活动是 ( )。

A.搬运

B.装卸

C.储存

D.运输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