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芋老人传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 

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 

        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者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唯恐或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 

        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注:①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②尚食:皇帝的食品。③绾黄纡紫:形容官员们身系官印。④揽辔褰(jiǎn)帷:形容官员们做出要匡世济民的架式。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老人入坐            延:邀请

B.获名成              幸:希望

C.晨起不衣履          辨:区分

D.辄屈膝叩首款        迎:投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生之饱,笑曰                             赵王闻秦王善秦声

B.今烦尔妪一煮芋也                         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C.闻甲落魄,笑不                           吾念

D.及为吏,污贿不饬罢                       虽生,何面目归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国还是书生时,参加科举考试后归家途中遇雨,到芋老人家屋檐下躲避。老人请他吃芋,他感到芋是那样香甜,吃得非常饱,临别时说日后一定不忘。

B.书生做了相国,吃遍了美味佳肴,再吃芋就感到味道完全变了。其实,芋的味道一点未变,是人的处境性情变了。

C.在芋老人看来,那些富而弃其妇,贵而绝其交,及为吏而背所学,做官一旦发生事变连祖宗、国家、君恩、身名都不顾了的种种社会现实,与相国吃同一人做的芋却感觉味道大变,道理非常类似。

D.相国听了老人的话非常吃惊,非常感激老人的教诲,他觉得老人什么都知道,优厚地赏赐了老人,并派人护送他回去。 

考点:文言虚词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文阅读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A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当月发出委托加工材料10万元,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超支差)。企业支付的费用1000元(按7%扣除率计算)支付加工费(不含增值税)5000元(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委托方代扣缴消费税12000元,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销售,则该委托加工物资的实际成本和实际支付的银行存款分别为()元

A.119930和18850

B.12000和18850

C.120000和18000

D.119930和18000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临床上常用于有脓液渗出性感染根管治疗的根管充填材料是()

A.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B.根充糊剂

C.碘仿糊剂

D.氢氧化钙糊剂

E.牙胶尖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侧输尿管结石,对侧肾结石,应先处理输尿管结石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证券市场投资者要具有一点()。

A.佛心

B.私心

C.善心

D.恶心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继电器的舌尾活动范围应在()。

A.48°~55°

B.58°~65°

C.68°~75°

D.78°~85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