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国曾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对政府

题型:问答题

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国曾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对政府机构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和改革。第一次是从1958年下放企业开始到1959年底,较大幅度地精简了机构,国务院从81个部门减为60个部门。但1960年进入调整时期后,机构又开始膨胀,到1965年恢复到79个部门。第二次是“ * * ”期间,政府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国务院减到32个部门,给政府管理尤其是经济建设造成极大危害。“ * * ”后,各项工作恢复正常,机构逐步增加,1981年国务院达到100个部门,这是政府机构一次较大的膨胀。第三次是1982年的机构改革,国务院精简到63个部门,而后又出现机构增长的趋势,到1986年底达到72个部门。上述三次机构改革,是三减三增、循环往复的过程。
试说明我国机构改革存在三减三增、循环往复的情况的原因。

考点:在职联考公共管理基础公共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二)
题型:问答题

       “骨沟骨箭见渔猎,石镰石斧闻耕作。茅茨村舍奠远基,人类文明启半坡。”下列关于半坡居民的生活,说法正确的是

①住着干栏式的房屋 ②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③发明养蚕缫丝 ④使用磨制石器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0V,内阻r=0.5Ω,标有“8V、16W”的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电动机M绕组的电阻R0=1Ω,电源总功率和电动机输出功率分别为(   )

A.40W、12W

B.16W、4W

C.40W、16W

D.16W、12W

题型:问答题

以下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大速度

B.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最小速度

C. 人造地球卫星运行时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D. 地球上的物体无论具有多大的速度都不可能脱离太阳的束缚

题型:问答题

爱因斯坦上高三时思考了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假如人追着光线跑,光速会因此减弱吗?如果人跑得极快,光会不会就不动了呢?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后导致他提出了相对论。这一事实给人的启示是()

A、只要敢于大胆想象,就能取得惊人的科学成就

B、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会使人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挥,取得惊人的科学成果

C、想象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D、办一切事情都要敢于打破常规

题型:问答题

秦朝的教育政策及其措施主要有()。

A、统一文字

B、严禁私学

C、吏师制度

D、实行察举制

E、重视教育

更多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