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问题:

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车库等。大型设备主要有: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磨煤机、制氢装置、水处理装置、除尘装置等。发电用燃煤,由汽车直接运往储煤场,在储煤场用滚轴筛将煤破碎后送进燃煤锅炉。制氢系统包括制氢装置和氢气储罐,制氢装置为配套电解制氢设备及其管路等。运行时装置中存有的氢气为50kg,与制氢装置边缘距离为30 m处,有6个24 m3额定工作压力为3.2 MPa,额定工作温度为20℃的卧式储罐,作为生产成品的周转储罐。制氢装置与氢气储罐用管道连接。锅炉点火助燃为柴油。厂内有两个2000 m3的固定储罐存储了柴油。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柴油罐在同一围堰内,在距制氢系统外部边界550 m处有一个汽油储罐区,有两个20 m3的卧式汽油储罐,储罐的设计充装系数为0.85,两个汽油储罐在同一围堰内。

相关资料:氢气在0℃、0.1 MPa环境中的密度为0.09 kg/m3,所用汽油的密度为750 kg/m3,所用柴油的密度830kg/m3。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给出:氢气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1t,在储存区临界量为10 t:汽油在生产场所的临界量为2 t,在储存区的临界量为20 t。

题目

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给出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选做以下两题中任一个:
①找出该电厂两处危险源及名称;
②计算出两处危险源中任一处的储量。

考点: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在褶曲横剖面的分类中,()不是斜歪褶曲的特征。

A、轴面倾斜

B、两翼倾斜方向相反

C、倾角大小不等

D、地层层序倒转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文本材料和具体要求,完成问题。余光中《乡愁》原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注释:选自《余光中诗选》(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余光中,台湾诗人。课文导语乡愁是王维登高的茱萸,是李白床前的月光,是琦君童年的一杯春酒。乡愁是一种美丽的故乡情结。不论你漂泊何处,也不论你身在何方,故乡始终魂牵梦萦在你心灵最深处。那么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又是怎样的呢?单元导语爱国思乡之情,人所共有。这一组以爱国与思乡为主题的诗歌,蕴涵着诗人深沉而炽烈的情感,感动了无数读者。吟诵并欣赏这些诗歌,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学习新诗,要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乡情感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人表达的思乡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炼的诗歌语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相关规定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课后练习一、《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二、下面这首诗,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特点上各有什么不同。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学生情况九年级,班级人数45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1.回答上述材料中的“课后练习”第二题。2.请为本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并说明依据。3.请为本诗歌设计一节探究课,探究主题为:合作探究,品味乡愁。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著作中,她最担心的春天“寂静”,是听不到()。

A、冰雪融化小河的潺潺流水声

B、春风吹拂树叶的响声

C、鸟儿和虫儿欢快的呜叫声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关于1944年巴特勒教育法的内容,下面叙述有错误的是( )

A.设立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

B.公立学校实行免费

C.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为12年

D.详细规定地方教育当局的职责

题型: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最直接方法是()

A.X线

B.多普勒超声

C.放射性核素

D.CT检查

E.血管造影

更多题库